关键词
《金色笔记》中自由女性形象的深度解读
作者: 刘瑞娜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父权制社会   衣食无忧   女性生存状态   自我价值实现   知识女性   《金色笔记》   两性和谐   文本结构   自我救赎  
描述: 《金色笔记》是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代表作,该作品对女性独立意识和困境的率真描写、对女性生存状态和面临困境的描写以及所包含的社会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女性作品所无法比拟的。《金色笔记》没有章节划分,整部作品共由五本笔记和一个完整的故事组成,其中黑、红、黄、蓝四种笔记分别代表主人公安娜生活的四个方面:作家、政治、情感和精神,四本笔记的整合即金色笔记既是笔记本体的整合,也是主人公分裂生活的完整统一。混乱的文本结构和内容既表现了小说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表现
哈代小说女性形象分析:以苔丝和淑为例
作者: 曾秀烨   来源: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社会生活   托马斯·哈代   维多利亚时代   苔丝   形象分析   哈代小说   知识女性   不彻底性   威塞克斯   裘德  
描述: 。一、哈代女性形象分类1.令人赞叹的女性——苔丝苔丝出生于贫寒家庭,勤劳质朴。虽然她家境贫苦,而且父母市侩庸俗,但是生活的困苦没
上海沦陷区《大众》期刊中的女性形象探究
作者: 李亚琼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张叶舟   女性角色   文力   清溪小姑   特殊历史时期   女性命运   赵文韶   知识女性   女性生存  
描述: 从自由平等的思想进入中国以来,社会风气逐渐开放,现代女性受到“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思想的冲击,女性意识逐步增强,女性地位也有所提高。本文主要研究《大众》期刊中对摩登女性形象的书写,让读者见证上海女性角色的转换,体现出特殊年代蓬勃发展的女性意识。本文力在探究《大众》期刊中的都市生活中的“摩登女郞”和爱情婚姻中的女性形象,比较特殊历史时期的两种不同女性形象。一、都市生活中的摩登女郞
别样的“成长”:山西革命根据地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慧琴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英   一个女人   包办婚姻   刘二妮   民族战争   革命根据地   山西人   文学创作   女性解放   知识女性  
描述: 山西革命根据地文学中的许多女性形象是被独立塑造的,就是说,作品以塑造某一女性为创作目的。一、走出以后在孔厥的《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中,陕甘宁边区女参议员折聚英的解放之路,是从她接受苏维埃"女宣传员"的引领,反抗包办婚姻、参加革命开始的——"革命就是解放","女人要解放,先
论陈染女性形象的现代性建构
作者: 傅建安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妄想型精神分裂症   建构   现代意识   现代性   陈染   私人生活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男人   抒情主人公  
描述: 陈染笔下的主人公是一批幽闭症患者、冥想症患者、行为怪异者、精神混乱者、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陈染正是通过书写我的怪物、我的自我,①颠覆了由来已久的传统文化对女性的界定,努力进行女性形象的现代性建构。
林芙美子与林海音的女性意识之比较’
作者: 王麦巧   雷红珍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林海音   家庭天使   女性作家   父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命运   传统女性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描述: 一、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作为女性作家,无论是日本的林芙美子还是中国的林海音,她们都从女性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出发,以两性关系为视角,剖析情感的方方面面以呈现女性的真实状态。但由于各自家庭环境、人生经历的不同,使得她们在探究女性命运的作品中所塑造的悲剧女性形象也各有不同,甚至呈现出两立的姿态。(一)"家庭外"与"家庭内"的不同女性形象
20世纪30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看历史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20世纪   形象   公务员   南京国民政府   文官考试   知识女性   30年代  
描述: 20世纪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首开“女禁”,1929年公布的《公务员任用条例》中正式取消国家文官考试中的性别限制,为知识女性进入职业领域开辟了一条道路。到了1933年,“花瓶”作为政府机关女职员的代名词开始流行起来,一旦谈及女职员或女性从业问题,人们就会自然想到“花瓶”。而这样的社会认识并非空穴来风,当时有许多女性在机关中做职员被上司娶为姨太太、在银行或公司当办事员被行长或经理发展为情人。 这种现象与当时的女子教育风气脱不开干系。20世纪30年代流行“中国妇女教育是装饰教育”的说法,学校里每学期都要举行皇
女性形象的新超越——谈近期几部女性电影的创作
作者: 梁天明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现代都市生活   女性世界   变革进程   认识价值   社会文化变迁   留守女士   知识女性   男性中心   都市女性  
描述: 在近期出现的几部女性电影中,最集中的视点是敏锐地追踪和展示社会生活的变革进程。在这个视点中流泄出女性形象所具有的强烈的社会意识和女性意识。面对丰富复杂的社会变革和同样丰富复杂的女性意识变革,艺术家们通过这批女性形象让人们看到了改革大潮中的各种社会文化变迁,感受到处在时代大潮中中国女性的心态变化。
方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宁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情感   《风景》   男性青年   中国女性文学   祖父在父亲心中   早期作品   桃花灿烂   知识女性   女性生存   一唱三叹  
描述: 方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以电视剧《好想好想谈恋爱》为例分析现代女性形象
作者: 刘天舒   来源: 才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主义研究   消费领域   身份确认   女性主体意识   大众传媒   女性形象   知识女性   电视剧   文化工业  
描述: 近几年,对消费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女性主义研究关注的焦点。文化工业将女性包装成为奢华和时尚的疯狂追逐者,并暗示她们快乐是通过消费达到的,自由也是通过消费达到的。女性不断在大肆消费中获得自身身份的确认。但女性的消费总是男权话语体系指挥下的被动消费,这样方式的身份确认也最终会
< 1 2 3 ... 15 16 17 ... 30 31 3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