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略论萧红小说的“女性关怀”
作者: 丁菊茸   来源: 丝绸之路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萧红   女性关怀  
描述: 萧红在小说中始终如一地以女性视角与女性生命体验为切入点,从生与死的痛苦、心灵与肉体的折磨等多重层面展示了中国广大妇女的生存真相与悲剧命运,并且多方面深刻挖掘女性悲剧的根源。萧红小说的女性关怀命题,在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独特的价值与意义。
Unconventional New Eves-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Passion
作者: 杨永艳   来源: 华章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传统   女权  
描述: 极具感染力的精妙语言,颠覆男权主义,宣扬女权主义,探索人类关系的本质,使该作品成为女性文学评论的焦点之作.
性别与女权主义:探讨女性文学的一个误区
作者: 王乐   来源: 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女权   性别  
描述: 女权主义者关注着女性在男权窠臼下的生存境况,出于对男权的本能拒斥而排斥男性。可是,男人就一定是男权的吗?男人就一定没有女权主义思想吗?女权与女人,男权与男人,是完全对等的吗?基于这些思考,写下此文,试探讨女权的误区。
试论海男小说《妖娆罪》中女性形象的他者处境
作者: 田元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物化   他者   异化  
描述: 海男的小说《妖娆罪》中,塑造了乌珍、姚妈等驿妓形象。这些驿妓的出现是为了满足男性对女性肉体的渴望,她们的命运也与男性息息相关。在用身体交换金钱的过程中,这些驿妓的女性主体意识被男权文化不断驱逐,她们
行走在“光明”与“阴影”的世界中:列夫·托尔斯泰女性观探析
作者: 乔磊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女性观   托尔斯泰   爱情  
描述: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众多性格迥异、生动丰满的女性形象。本文即以女权主义理论为参照,运用女性主义形象批评方法,从其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入手,选取其中富有典型意义的几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全新解读,并进而论析托尔斯泰女性观的特征及其成因。各章节具体内容概括如下:一、引言:述评国内有关列夫·托尔斯泰女性观的研究成果,概括本文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二、列夫·托尔斯泰笔下女性形象分析:就三部长篇作品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了分类总结,通过对其女性形象外在美的共同特征、对爱情及
苔丝——男权世界中的女性牺牲者
作者: 朱彦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悲剧   女性  
描述: 苔丝在男权社会中面临的种种困境,以及作者处于当 时社会条件下对女性同情的局限性,从而得出一个结论:在男权的社会里,在男性作 家的笔下,苔丝永远抹不掉男权社会的烙印,走不出男权社会
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作者: 杨淑荣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女性意识   新女性主义文学  
描述: 1980年代的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在台湾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最主要的是因为它所倡导和宣扬的新女性主义在女性解放层面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为女性描绘出一方真正属于“自己的天空”。本文以1980年代台湾新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潮流中所出现的小说为研究内容,以主要作家的代表作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文本中所呈现的时代、人物、故事情节以及作者的思想观点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出此次创作潮流在主题内涵、人物形象塑造上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共同特征。本文主体部分有三章。第一章梳理了台湾女性文学从光复前到1980年代的发展流变。1949年之前
女性的呼唤:伊丽莎白·勃郎宁诗体小说《奥罗拉·丽》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陈玲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   伊丽莎白·勃郎宁   女性主义  
描述: 伊丽莎白·芭莱特·勃郎宁的出现,给女权主义者在女性的文学创作上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她在文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无疑证实了被父权文化定义为“低下的女性”也能够创作伟大的诗篇。在国内文学界,人们耳熟能详的只有她的爱情诗歌《葡萄牙人十四行诗》。值得注意的是,她毕生都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社会敏感问题,她的政治主题的诗歌都能对当时社会的一切丑恶现象进行深刻的解剖和批判。 她的诗体小说《奥罗拉·丽》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提出女性不应只是局限于家庭,而该享有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女性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女性争取平等地位的关键所在。她
欲望下的女性形象:以苏童中篇小说为例
作者: 黄晓艳   来源: 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欲望   苏童   专制   女性  
描述: 苏童是一个颇有才气的当代作家。他的写作视野非常独特,是从一个男性作家的角度对女性的生存处境进行了深刻地探寻。他笔下的女性在“欲望”的洪流中裹足不前,最终被吞没。苏童笔下的女性形象有两种。一类是摆脱束缚,大胆表露自己本能欲望的女性;一类在欲望的罪恶深渊中备受折磨。
艾略特《荒原》中的丑恶女性形象创作成因探析
作者: 董爱兰   来源: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原型   《荒原》   基督教   女性  
描述: 艾略特是欧美现代派诗歌的创建者,他的代表作《荒原》构建出诸多女性意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特点为"丑"。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20世纪世界大战后审丑时代来临的新趋势使然;二是艾略特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虔诚的基督教思想,对第一任妻子的失望,男权主义思想等;三是"生殖崇拜"的深层象征框架的需要。
< 1 2 3 ... 11 12 13 ... 17 18 1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