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略特《荒原》中的丑恶女性形象创作成因探析
日期:2017.11.24 点击数:9
【类型】期刊
【作者】董爱兰
【刊名】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摘要】艾略特是欧美现代派诗歌的创建者,他的代表作《荒原》构建出诸多女性意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共同特点为"丑"。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20世纪世界大战后审丑时代来临的新趋势使然;二是艾略特自身的一些因素,如虔诚的基督教思想,对第一任妻子的失望,男权主义思想等;三是"生殖崇拜"的深层象征框架的需要。
【年份】2015
【期号】第5期
【页码】40-42
【作者单位】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2
【全文挂接】读秀地址
【全文挂接】发现地址
相关文章
- 1、《荒原》中“宁芙”形象的女性主义和原型解读 作者:陈晓敏 年份:2016
- 2、《荒原》中“宁芙”形象的女性主义和原型解读 作者:陈晓敏 年份:2016
- 3、早期基督教美术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陈云海 年份:2004
- 4、近30年来有关中国女性与基督教研究述评<sup>*</sup> 作者:刘文娜 年份:2016
- 5、女性的原罪与救赎——张资平笔下的女性形象背后的基督教思想 作者:李博儒 年份:2016
- 6、解读路遥作品的"女神"原型 作者:臧小艳 年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