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阎真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透析
作者: 李春华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困境   男权社会   欲望   女性  
描述: 阎真特别关注当代女性尤其是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他的长篇小说—《因为女人》写出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特别是当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但是他的知识女性悲剧观至少在三个方面是有局限和矛盾的。这三个方面包括:知识女性悲剧的生理决定论,孤立单一的女性角色论和女性摆脱困境的出路。对待当代女性性别角色及其命运的认识,我们需要凭借一种整体的、立体的思维方式,而不是采用单一的、偏激的认知角度来看待女人。
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作者: 张慧云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形象  
描述: 《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安娜、陶丽和吉娣,陶丽主要是作为母亲而存在,吉娣是好妻子的范本,家庭中的天使,而安娜则是一个摆脱了女人三种固有身份的原初状态的女人,她为自己而活然而却终究无法摆脱对男人的内在依附性。三个女人各自散发出了独特的光芒,但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受着男权社会形式各异的束缚。这是她们共同的悲哀。
论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女性生存体验
作者: 叶梅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乔治·艾略特   生存体验   女性形象  
描述: 乔治·艾略特小说中塑造了大量情感丰富、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她真实地抒写了这些成长女性的生存体验。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孤独心境、逃离意识和拯救情结实际上是在消解和颠覆父权制度下以男性为主体的权利话语,同时也体现了女性艰难建构性别自我的成长历程。
西方文学中女性人物形象研究
作者: 王玉珏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文学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西方文学创作领域里,不同的文学作品塑造了不同的女性形象,她们在西方社会发展及文化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男女两性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便推动人类精神的发展和提高,真正实现两性的平等。
围城内的挣扎——浅析凌淑华笔下的太太形象
作者: 郑来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视角   男权社会   自我意识   反思  
描述: 20世纪初,凌叔华以清晰的语言,书写了迈入家庭生活后女性的不同遭遇,在冰心塑造了旧式太太的典型——陈太太之后,凌叔华对这类人物形象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描摹,将她们身上那个时代特有的,也许在当代看起来有些愚昧可悲的时代特征挖掘出来。凌叔华并没有简单地将她们的命运归结为社会的原因,而是将女人放在人的立场上去展开书写,从现代女性的视角出发去重新审视婚姻关系中的男男女女,不仅只看到了女性的精神局限和可悲命运,还从现实层面和文化溯源上对男女关系展开叙述,在这样的视野之下,女性形象变得更加丰满而真实。
《伊甸园之东》中的女性“他者”形象解析
作者: 汪俊   来源: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他者   女性形象   《伊甸园之东》  
描述: 在小说《伊甸园之东》中斯坦贝克塑造了三类典型的女性形象——地母型、天使型及妖妇型,描述了其在男权社会中作为“他者”的生存状态及其社会认同。本文借助于“他者”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对从男权社会对三类女性形象的定位及其认可度来剖析作家的女性观,并指出斯坦贝克虽是男权体系的维护者,但并非评论界所说的“厌女症”作家,其对女性还是持一种认可和欣赏的态度。
女性文学的二朵奇葩:《觉醒》与《黄色壁纸》中女性意识的对比分析
作者: 刘雪寅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困境   女性形象  
描述: 《黄色壁纸》是19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的短篇杰作,它和女权先驱凯特·肖班的《觉醒》历来作为女性文学的经典著称于世。她们的作品都反映了19世纪末美国中上层社会女性在父权社会里男性对其禁锢和束缚下的自我觉醒和反抗。小说各塑造了二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从而在二类女性形象的对比中揭示女性面对实现自我价值和履行的家庭责任所觉醒后面临的困境。本文从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人物形象入手,阐述了小说所体现的不同的女性觉醒意识极其深远意义。
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浮云》研究
作者: 杨本明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权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浮云》这部名著当中,林芙美子通过三种不同女性形象的塑造,揭露了近代男权社会下女性话语权的缺失,并对父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同时,林芙美子在《浮云》中描绘了被压迫女性对男权主义的抗争,表现她强烈的女性主义关怀.
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拉帕其尼之女”解读
作者: 闫爽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品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话语权  
描述: 本文通过对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拉帕其尼之女》的女性主义解读,分析了男性作家笔下的被压迫,被扭曲的女性形象比阿特丽丝,试图阐明在男权社会里,女性话语权的缺失使其注定成为性别神话下的牺牲品。
从莫言《檀香刑》看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形象
作者: 黄瑛   李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檀香刑》   女性形象  
描述: 莫言的历史小说《檀香刑》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系列血淋淋的刑罚和杀人,整部小说蕴含着一种浓重的悲剧色彩。笔者试从其中的两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指出封建男权社会的意识和道德观是她们悲剧的根源,无论她们如何反抗,始终逃不脱男权社会的牢笼。
< 1 2 3 4 5 6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