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男权影响下的母神原型与现代小说女性负面特征
作者: 张宁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负面女性   母神原型  
描述: 男权意识对母神原型的善恶解读有重大影响,人们往往崇拜符合男性思维的女性特质,贬低不符合的成分并作为女性负面特征。随着父权制度的崩溃和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负面女性特征不再是男权丑化的产物,而成为女性反抗父权的工具和释放自我的手段。这种对自我的还原和向原初的靠近使得一系列女性形象与母神原型获得连通,展示出人性内部的善恶统一。
男权社会下扭曲的婚姻观:《傲慢与偏见》中的夏洛蒂研究
作者: 程乾珊   朱丹丹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扭曲   婚姻观  
描述: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学者们对于伊丽莎白、她的姐妹们以及她母亲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包括对于女性形象的解读和婚姻观的探讨。然而,小说中的另一个女性形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那就是伊丽莎白的好友夏洛蒂。本文通过对夏洛蒂所处的社会背景以及她与柯林斯先生的婚姻的分析,发现她的婚姻观的形成是深深受到她所处的男权社会的影响。在她的婚姻观里,婚姻能给她提供一个舒适的家,而不是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基础上。这和伊丽莎白爱情至上以及本内特太太金钱至上的婚姻观都有所不同。夏洛特的婚姻观已经在男权
《安提戈涅》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赵巍巍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安提戈涅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来讨论古希腊经典悲剧《安提戈涅》中的女性人物。采用文本分析方法关注男权社会中女性人物的生存状况,并分析主人公安提戈涅女性意识觉醒的相关体现,为新时期欣赏和研究《安提戈涅》提供参考。
从男权社会的禁锢中觉醒:论小说《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觉醒
作者: 何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禁锢  
描述: 《觉醒》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女权主义作品。这部小说写在其写成后的七十多年才得以问世,甚至在1899年被出版以后,还受到了一些评论家谴责,因为他们宣称这部小说是毒药,毒害着女性的心灵。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的发展,这本小说开始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且被誉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这本小说揭示了生活在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人的悲惨境地,也唤起了女性的觉醒。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生活在男性主导社会,并饱受压迫的典型例子。和那个时候的大多女性不同,埃德娜是勇敢的,因为她用尽全力来摆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弱者形象   男权社会   甄嬛传   女性形象  
描述: 2011年末,《后宫·甄嬛传》以其精良的制作,情节紧凑的剧情,以及真实而自然的宫斗场景,将后宫争斗类题材的电视剧推向创作的巅峰,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针对后宫题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女性形象进行概述,分析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借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分析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弱者形象的确立,并进一步在男权社会下对《后宫·甄嬛传》中女性形象进行文化解读。论文正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对《后宫·甄嬛传》作品的概述,论述同一时期内后宫类题材电视剧的现状,概述《后宫·甄嬛传》从中脱颖而出及
毕飞宇笔下的母性书写
作者: 王俞萱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人物   母性   书写   母性书写  
描述: 如果有一个作家对你说:“我不是男权主义者,我只是强调,男人和女人其实都脆弱,都有权渴望理解。”①这是个很好的开头,对于男人或者女人都是。这样的故事一旦开始,就万劫不复。玉米、惠嫂、蚕婆婆,这些都是他的女人,都是他的母亲。此时的毕飞宇就像一个五岁的孩子,对一个五岁的孩子、一个物质时代的孤独者来说,母性(未必是母亲)是他的天使,作为这些具有母性形象的创作主体,毕飞宇这一走,便在母性的路上一直走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不论是在道德情感还是艺术情感中毕飞宇都若有似无地在塑造着他心目中具有母性特征的女人。不论是早期的代
追寻自我:《安娜·克里斯蒂》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朱云娜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安娜   独立自我   《安娜·克里斯蒂》   女性主义  
描述: 《安娜·克里斯蒂》是美国现代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Eugene O’Neill,1888--1953)早期剧作中较有名的一部,并于1922年获得普利策奖。安娜是该剧的主人公,其人生变迁构成了故事的主线。故事伊始,无助的安娜被农场的亲戚收养,身心遭受了极大的摧残。被表兄强奸后,安娜逃到了另一座城市,熟料却沦落风尘。妓院被警察查封后,安娜别无选择,只好投奔当水手的父亲。父女海上重逢和海上美好的时光使安娜仿佛获得了新生,强烈的自我意识突然被唤醒了。为了追求独立自我和真爱,安娜开始了勇敢的反叛。安娜的遭遇使我
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雪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律   悲惨命运   男权社会   萧红   女性形象  
描述: 萧红在小说中通过细致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充分刻画出一个个以"传统道德和礼教习俗"自律的女性形象,这也显示出萧红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萧红小说中自律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并将造成自律女性悲惨命运的思考延展到民族、阶级话语之外的领域,追索更复杂的悲剧原因,同时探究其塑造的自律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
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余意梦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叛逆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新女性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博学睿智、勇敢反叛的时代新女性不再用受苦受难磨炼自己,而是高举女权主义的大旗奋起抗争,在与男权制度的博弈中,追求自由与幸福。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新女性"的认知有着矛盾心理,她们在进行自我拯救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简·爱》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
作者: 唐建怀   来源: 甘肃高师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觉醒与挣扎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夏洛蒂·勃朗特  
描述: 《简·爱》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相貌平平但敢于向男权社会挑战、追求独立自由、自尊自立的女性形象。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生动而细腻的笔触和敏锐的女性视角将长期处于边缘和劣势地位的女性推进人们的视野,对妇女的权利、地位、能力等问题作了理性的思考,表现了简·爱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挣扎,对于激励女性在男权社会中保持自我独立人格具有深远影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