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中国文化语境视角出发解读西方女性主义翻译——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研究批评
作者: 李艳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翻译研究   男权社会   中国文化语境   女性主义  
描述: 自古以来,妇女和译者就被置于同样低下的地位,这为翻译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结合提供了契机。最早在女性主义框架下进行翻译研究的是加拿大激进女性主义者。她们把翻译作为一项政治活动,通过翻译,努力实现社会生活中的男女平等以及译者和原作者的身份平等。为此,她们建立了一套完整有序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传统的翻译理论抗衡。她们强调翻译就是“重写”,提倡对原文进行“女性主义创造性叛逆”,凸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在对原文的重写过程中,她们肆意篡改原文中与她们女性主义思想不一致的观念。为了体现译者的主体性,她们提出了女性主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伯莎·梅森
作者: 周云彩   王亚非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反抗   男权社会   女性独立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简·爱》这部伟大的女性作品是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也是世界文坛上的传世之作。它塑造了简·爱这样一个拥有独立思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同时也塑造了伯莎·梅森这样一个颠覆男权统治的另类的女性形象。伯莎是一个疯女人、一个弃妇,也是一个被囚禁的人。伯莎在疯的标签下,用生命的力量去反抗男权话语氛围中的男权社会。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伯莎,从而进一步了解勃朗特的女性意识。
论萧红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杜雪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律   悲惨命运   男权社会   萧红   女性形象  
描述: 萧红在小说中通过细致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充分刻画出一个个以"传统道德和礼教习俗"自律的女性形象,这也显示出萧红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独特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萧红小说中自律女性形象进行深入剖析,并将造成自律女性悲惨命运的思考延展到民族、阶级话语之外的领域,追索更复杂的悲剧原因,同时探究其塑造的自律女性形象的社会意义。
《红字》对女性形象的重构:析海斯特·白兰的独立与自我
作者: 吴慧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重构   海斯特·白兰   女性评论观  
描述: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红字》这部心灵罗曼司已从各个侧面加以广泛评论过。对女主人公的评论也基本定格。该篇论文拟运用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结合传统的女性形象评论观,对主人公海丝特重新加以审视,以期对作品主题提出新的见解。
简·奥斯丁与丁玲作品中的反叛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赵星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丁玲   奥斯丁   反叛女性  
描述: 简·奥斯丁和丁玲都是具有转折意义的女性作家,她们突破了已往从男性视角描写女性的传统,用女性的独特笔法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反叛女性形象。这些女性以家庭为场景,以婚恋为题材,演绎了一幕幕勇敢反抗男权社会的大戏。由于这两位作家所处的文化、时代及家庭背景不同,因此她们笔下的女性形象在对男权社会的反叛强度和方式等方面也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余意梦婷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叛逆   男权社会   女权主义   新女性  
描述: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博学睿智、勇敢反叛的时代新女性不再用受苦受难磨炼自己,而是高举女权主义的大旗奋起抗争,在与男权制度的博弈中,追求自由与幸福。但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新女性"的认知有着矛盾心理,她们在进行自我拯救的同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毕业生》中歪曲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杨晓燕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毕业生》   妇女解放运动   美国电影   女性形象  
描述: 影片《毕业生》反映了美国青年一代的反文化运动,但对当时风起云涌的妇女解放运动殊少反映。影片中的女性被极端化地分为两极:坏女人和天使。影片中的罗宾逊太太和伊莱恩都是完全按照男权社会的标准被塑造的,与现实生活中的女性相差甚远。
从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看他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宋傲雪   来源: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妇女解放   鲁迅   女性形象   悲观启蒙  
描述: 鲁迅一直非常关注中国的妇女解放问题,同情她们的悲惨命运,深入剖析造成她们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但通过全面考察鲁迅笔下众多的妇女形象的塑造和了解他的个人生活经历,又总是感到他对探求妇女解放出路问题的悲观态度及对妇女解放问题深深的矛盾和困惑。
论《十二楼》的女性及其生存困境
作者: 黄萍萍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十二楼》   女性观   李渔   女性形象  
描述: 明末清初作家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权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具体表现为:女性"失语"、男性代言以及女性自觉将男权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准则.此种书写,与李渔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女性观有关.
论《十二楼》的女性及其生存困境
作者: 黄萍萍   来源: 北方文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十二楼》   女性观   李渔   女性形象  
描述: 明末清初作家李渔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权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具体表现为:女性“失语”、男性代言以及女性自觉将男权观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准则。此种书写,与李渔生活的时代背景及其女性观有关。
< 1 2 3 ... 15 16 17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