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喧哗与骚动》中的母女关系
作者: 王峰灵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分析   男权社会   妇道观   母女关系  
描述: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塑造了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康普生夫人和她的女儿凯蒂·康普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母女关系来诠释作者对当时妇女地位和生活状况的认识,揭示福克纳对当时南方妇女的心理倾向.
走!走到楼上去——试论张爱玲笔下的女性人物
作者: 胡冬汶   来源: 昌吉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悲剧命运   依附  
描述: 文章以对张爱玲自身的女性意识与女性观的分析为基础 ,对其小说通过婚恋所揭示的女性的生存状态和悲剧性命运进行考察 ,认为在男权社会的文化与制度之下 ,女性丧失了主体性与自立能力 ,迫于生存的压力 ,纷纷谋求婚姻 ,依附于男性 ,不约而同地走上楼去沦为“第二性”的女人 ,在被害与自害甚至于害人的过程中呈现出女性生命巨大的黑暗性
《月照不幸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角色异化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理想女性   奥尼尔   女性反应  
描述: 文章从社会性别批评入手,分析尤金·奥尼尔的晚期经典剧作《月照不幸人》中女性人物在男权社会的性别角色规范与建构中所做出的反应,说明在表现女性时,奥尼尔能够同情地再现当时社会中女性的压抑、挫折以及她们破碎的痛苦心理,反映她们作为男权社会的受害者和牺牲品的苦难处境。
《榆树下的欲望》: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叛
作者: 张小平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反叛   挑战   人物刻画  
描述: 奥尼尔在女性人物塑造时,能够同情女性,真实地再现她们残破的心理和她们受挫的感情,以及作为男权社会牺牲品的痛苦。在《榆树下的欲望》一剧中,通过描述爱碧在其婚姻选择中的自我主张及进攻性,对真正自然的爱情的追求,以及她犯下的乱伦、通奸、杀婴的罪行和其敢于为崇高的爱情而选择死亡等等行为,奥尼尔客观地再现了性别社会中一位非常自然的、敢爱敢恨的、有主张的聪明女性对男权社会建构下的性别身份、性别角色的挑战和反叛。
第一次妇女运动下的女性文学
作者: 闫爽   赵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一次妇女运动   男权社会   女性文学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根据著名的女性主义学者肖尔·沃特对女性文学三个阶段的划分,以第一次妇女运动浪潮为主线,列举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作品,试图梳理出第一次妇女运动影响下女性文学的脉络。
论《简·爱》中体现的女性觉醒意识 ——争夺女性话语权
作者: 赵咏梅   来源: 山海经(故事)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女性意识   女性话语权  
描述: 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力作《简·爱》以其鲜明的女性主义主题,创作出超越时代的女主人公简·爱.作品自1847年出版以来,犹如在英国文坛上爆开了一枚炸弹,许多评论家从各个角度对这部长篇小说进行了经久不衰的评论,而反抗则是《简·爱》的精髓.她的桀骜与叛逆显然和时代的主流格格不入,在以男性作家为主体,以男性话语权利和文化传统为叙事主流的社会里,简·爱却因勇敢地挑战男权控制下的既定秩序,追求女性的独立、平等成为女性文学不朽的经典人物形象.《简·爱》采用她童年和少女时代的遭遇,以第一人称叙述,对男性话语权进行
从男权社会的禁锢中觉醒:论小说《觉醒》女主人公埃德娜的觉醒
作者: 何煦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觉醒   禁锢  
描述: 《觉醒》美国女性作家凯特?肖邦的一部女权主义作品。这部小说写在其写成后的七十多年才得以问世,甚至在1899年被出版以后,还受到了一些评论家谴责,因为他们宣称这部小说是毒药,毒害着女性的心灵。然而,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女性文学和女权主义的发展,这本小说开始渐渐被人们所关注,而且被誉为女权主义的经典作品。这本小说揭示了生活在传统的男权社会的女人的悲惨境地,也唤起了女性的觉醒。这篇小说的女主人公埃德娜是一个生活在男性主导社会,并饱受压迫的典型例子。和那个时候的大多女性不同,埃德娜是勇敢的,因为她用尽全力来摆
《觉醒》与《黄色墙壁纸》中的女性主义色彩比较
作者: 白丽敏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自然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女性主义与女性文学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探寻女性文学的发展历史。而这其中十九世纪末的两位作家凯特肖邦和夏洛特吉尔曼不容我们忽视。两位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在当时就创作了思想超前的作品。本文着重比较两位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觉醒》和《黄色墙壁纸》中女性主义色彩。
从父亲形象缺失的视角解读《小妇人》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王春侠   范立彬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   《小妇人》   女性意识  
描述: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女性读者的喜爱,众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也把其作为女性文学的典范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文中注重分析作品中父亲这一男性形象缺失背景下的女性内心渴望平等和参与社会的愿望,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才能的压制,从女性意识的萌发支持女性自我价值的实现。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张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弱者形象   男权社会   甄嬛传   女性形象  
描述: 2011年末,《后宫·甄嬛传》以其精良的制作,情节紧凑的剧情,以及真实而自然的宫斗场景,将后宫争斗类题材的电视剧推向创作的巅峰,引发受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针对后宫题材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女性形象进行概述,分析剧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借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分析男权社会下女性作为弱者形象的确立,并进一步在男权社会下对《后宫·甄嬛传》中女性形象进行文化解读。论文正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对《后宫·甄嬛传》作品的概述,论述同一时期内后宫类题材电视剧的现状,概述《后宫·甄嬛传》从中脱颖而出及
< 1 2 3 ... 13 14 15 ... 33 34 3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