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读”、“复述”中的超越与重建--徐坤《如梦如烟》与刘恒《白涡》之比较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厌女症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徐坤的《如梦如烟》和刘恒的《白涡》,虽然题材和结构相同,都表现知识分子"始乱终弃"的婚外性行为,但二者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截然不同,透过叙述话语所表露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截然对立,一个是男权文化观念的无意识流露,一个是女性主义文学的理性探索。徐坤在对男权经典的游戏模仿中达到了对男权文化意识的超越和女性主义的文学重建。
“重读”、“复述”中的超越与重建──徐坤《如梦如烟》与刘恒《白涡》之比较
作者: 黄柏刚   来源: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厌女症   菲勒斯中心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徐坤的《如梦如烟》和刘恒的《白涡》,虽然题材和结构相同,都表现知识分子"始乱终弃"的婚外性行为,但二者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截然不同,透过叙述话语所表露的文化价值观念也截然对立,一个是男权文化观念的无意识流露,一个是女性主义文学的理性探索。徐坤在对男权经典的游戏模仿中达到了对男权文化意识的超越和女性主义的文学重建。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
作者: 刘淑娟   来源: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主体意识   女大学生  
描述: 女性主体意识是影响女性自身发展及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受就业压力及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发展明显滞后。笔者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女大学生对人生角色的定位、自我价值的理解及男女不平等社会现实的认知尚存在一定的偏差。男权文化的统治是造成女性主体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是促进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先提条件。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先进文化传播的作
女性文化、女性文学及其对男权文化的消解
作者: 董淑铭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消解   女性文学  
描述: 19世纪是一个女性文学群体崛起的时代,特别是英伦三岛。这些女性作家要在男权文化背景下进行创作,面临着很多困难,但她们仍以各种方式述说着女性的遭遇,对男权文化进行消解。乔治.爱略特便是典型的一例。
我们真的可以摆脱男权文化中心主义吗?:从历代女性文学及文化现象说男权社会的影响
作者: 翟澍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语境   女性文学  
描述: 在女性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男权中心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依然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根深蒂固的男权观念在文化语境中的凸现就显得更为复杂和隐蔽。这一切在大量文学艺术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本文从我国历史上的女性主题文学出发,结合男权文化中文主义的特点,阐述作为宏观语境的历代男权中心文化对于女性文学发展的影响。
女大学生主体意识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
作者: 刘淑娟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主体意识   女大学生  
描述: 女性主体意识是影响女性自身发展及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因素。女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受就业压力及传统文化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自主意识发展明显滞后。笔者以黑龙江科技大学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对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女大学生对人生角色的定位、自我价值的理解及男女不平等社会现实的认知尚存在一定的偏差。男权文化的统治是造成女性主体意识不足的根本原因,构建先进的性别文化是促进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先提条件。高校应充分发挥其先进文化传播的作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作者: 杨籼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文学   “身体写作”  
描述: 20世纪的中国文坛,"身体写作"备受关注,其中特别第三代所出现的争议最多。在阐述"身体写作"的发展以及与男权文化的关系同时,发表对于第三代"身体写作"的一些看法。
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作者: 罗双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视角   感性化   反叛意识  
描述: 回首新时期文学,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现象便是女性作家的创作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新的领域掀起了反抗男权文化的旗帜,虽然是以放逐女性的性意识为代价的。与80年代的特征相比,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反对父权制道路上出现了似乎相悖的两种倾向,即感性化的反叛意识和反叛意识的感性化。从而构成了一种"新感性"的美学特征及其原则内涵。
女性文学中的父权制解读
作者: 罗双   来源: 安徽文学(评论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女性视角   感性化   反叛意识  
描述: 回首新时期文学,一个令人不能忽视的现象便是女性作家的创作构成了一道奇特的风景.8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新的领域掀起了反抗男权文化的旗帜,虽然是以放逐女性的性意识为代价的.与80年代的特征相比,90年代女性文学创作在反对父权制道路上出现了似乎相悖的两种倾向,即感性化的反叛意识和反叛意识的感性化,从而构成了一种新感性的美学特征及其原则内涵.
“身体写作”与女性文学
作者: 王玉鹏   来源: 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身体写作   女性文学  
描述: 对待“身体写作”,我们不该把它“神圣化”,也不该把它“妖魔化”,应以冷静的眼光来审视“身体写作”,以求客观、公正地认识和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身体写作”的初衷是对男权文化的解构和颠覆,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身体写作”非但没有达到预先的目的而从男权文化中突围,反而成了男权文化的俘虏。中国的女性文学如果要健康发展,不能仅仅拘囿于“身体写作”。因为“身体写作”关注的毕竟只是人的身体,而非人的灵魂,所以精神的缺席,就导致了神圣和诗意的缺失。只有不断探索,中国当代的女性意识才能建构,具有真正女性意识
< 1 2 3 ... 5 6 7 ... 19 20 2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