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生命】搜索到相关结果 25 条
-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
生命与语言的自觉——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中的主体性问题
-
作者:
刘思谦
来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主体性
语言
女性散文
-
描述:
20世纪90年代女性散文,主体性是其思想理论的凝聚点.生命与语言的双重自觉,是女性主体性的起点.90年代女性散文基于对生命与生命的相关性和珍爱、尊重生命价值的自觉,在总体倾向上表现出对主体间性的理论
-
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觉醒
-
作者:
胡泊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
描述:
本文对现当代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指出现当代女性文学发展史实际上是现代女性自我生命主体意识觉解的历程。女性文学要实现女性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性回归,摆脱第二性的定位,生命观照下的女性意识如何彰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
女性生命和情感的写真——舒婷诗歌创作回眸
-
作者:
王雅平
来源:
求索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女性意识
情感
舒婷诗歌
-
描述:
舒婷的诗歌是当代女性文学的重要起点之一。它既有高扬责任感、使命感的超性别叙述 ,又有对女性生命和情感的真切诉求 ,对女性作为人的“自然形象”的建构。前者体现出朦胧诗人共同的精神向度 ,后者则体现出舒婷作为一个女性诗人更原初、更本质、更个人化的意义
-
从《我爱比尔》解读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自我透视
-
作者:
马新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性
女性
-
描述:
王安忆关注女性身体,更注重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她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对女性心灵镜城做更深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我爱比尔》作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显示了王安忆强大的女性话语力量,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边缘既反叛又依附的挣扎,文本从身体这一角度和策略抵达了人性的真实。
-
从《我爱比尔》解读王安忆对生命本体的自我透视
-
作者:
马新莉
来源: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人性
女性
-
描述:
王安忆关注女性身体,更注重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她在书写女性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对女性心灵镜城做更深层次的透视和剖析。《我爱比尔》作为90年代女性文学的重要文本,显示了王安忆强大的女性话语力量,展现了女性在社会边缘既反叛又依附的挣扎,文本从身体这一角度和策略抵达了人性的真实。
-
冈本加乃子文学世界中的“生命”
-
作者:
庄恒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命
爱
冈本加乃子
女性
-
描述:
之一。冈本加乃子(1889-1939),小说家、歌人。1889年3月1日出生在东京,本名为加乃子。迹见女子学校毕业后在《明星》和《昴》杂志任编辑。1910年,与冈本一平结婚后加入女性文学杂志《青踏
-
何处是归程:《生死场》金枝的女性生命救赎意识解读
-
作者:
张丽军
姜现甲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救赎
《生死场》
萧红
金枝
-
描述:
金枝是萧红《生死场》中的人物形象。从金枝的爱情婚姻生活到哈尔滨谋生,再到含泪回乡,最后出家,我们发现萧红在描绘金枝的人生之路中隐喻着她观照女性的生命编码。离乡,进城,返乡,爱情,宗教,不仅是现代文学
-
《三国演义》的女性价值取向
-
作者:
宋俊华
来源:
零陵学院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三国演义》
婚姻
人格
女性
-
描述:
《三国》以写政治、军事斗争为主,重在描写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但也写了不少女性人物.本文拟从价值学角度探索其中的女性问题,发现《三国》的女性价值具有明显被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生命价值的权力化,婚姻价值
-
生命的张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所以》与《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
作者:
宫彦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张力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和了悟,可以清楚地勘探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文明进程和达到的历史高度,也可窥探到社会的进步程度。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