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当代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寿静心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在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中,女主人公都是一些独立于男性的性别群体,她们对父权制文化传统举起的是叛逆的大旗,她们鄙弃传统女性角色中的贞洁娴静、温柔顺从、无私奉献、乐于牺牲等特点,真正
父权制下女性的疯狂与恐怖——心理解读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
作者: 黄桂平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威康·福克纳   父权制   《献给爱米丽的玖瑰》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主义角度,用心理分析的方武来剖析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女主人公爱米丽,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这篇充满恐怖色彩的哥特式小说,窥视小说的魅力.小说叙述了一位深受父权制社会压抑的女性
沉睡的凤凰——王熙凤命运的女性学分析与悲剧意义
作者: 陆铭   来源: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性别价值观   性别认知  
描述: 本文基于中国封建父权制的社会背景,用女权主义者西蒙娜·德·波伏娃"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观点对王熙凤的性格和悲剧命运展开动态的分析,说明"女人"的定义及其命运是在性格与后天环境的冲突与互动中形成的。
《远离尘嚣》中的芭斯西巴对父权制的对抗与屈从
作者: 孟文华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芭斯西巴   女性意识   女性悲剧  
描述: 一部全面、集中反映维多利亚时代妇女生存状态的力作。本文就从女性形象入手,展示了哈代对于一位在父权制下超越传统的维多利亚妇女—芭斯西巴的塑造。她有着不同寻常的个性和丰富的情感。在追寻独立和自由的过程中
冲出男权的樊篱
作者: 何蔷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莉蓓加   斯嘉丽   莫莉  
描述: 如果从女权主义视角来审视,西方文学作品中具有女权主义色彩的人物屡见不鲜,《名利场》中的莉蓓加、《飘》中的斯嘉丽以及《尤利西斯》中的莫莉就是这样的代表。三者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但是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来却存在诸多相似点。然而,因为所处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不同,作为女性,三者在社会中的地位与境遇仍有所不同。本文试以女性主义的角度对莉蓓加、斯嘉丽以及莫莉这三个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与比较。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她们的遭遇与命运了解到西方社会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妇女的生存状况与社会地位。 文章分为五部分: 引言:女
对《法国中尉的女人》中萨拉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王燕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性政治   女性主义   性别话语  
描述: 约翰·福尔斯是英国当代文坛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一问世,就获得了广大读者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被誉为后现代小说永恒的经典。围绕着作者对作品中女主人公萨拉这一形象的精心塑造,不少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本文则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具体分析,解读女主人公萨拉这一人物对维多利亚时代传统女性形象的彻底颠覆,从而说明在萨拉反叛传统、自我放逐的背后,是其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对男女平等、精神自由的不渝追求。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该小说的主要研究方
徒劳的抗争:性别理论视阈下的《觉醒》解读
作者: 李芝蕾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理论   父权制   《觉醒》   抗争  
描述: 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1850-1894)的代表作《觉醒》(The Awakening)发表于1899年。作品出版后,曾在美国文坛引起轩然大波。从专栏作家到评论家,从普通读者到社会上层,无不斥责小说为“病态”、“不健康”,以致小说被禁止收藏,凯特•肖邦也被许多文学团体除名,几年后,抑郁而死。然而,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评论家开始注意到这部小说,把它发掘出来重新分析评论,给予它很高的地位和评价。批评家们主要从女性
东西方女性的共同困境
作者: 赵瑞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家庭   女性解放  
描述: 本文运用朱丽叶·米契尔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京华烟云》和《觉醒》中的女性人物进行了分析。两部作品中的六位代表女性分为三类:社会条约的遵从者、叛逆者和介于两者之间又苦无出路的挣扎者。通过对不同历史文化下三组女性相类似命运的分析,总结出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的西方还是在封建主义的东方,女性面临着同样或类似的困境。女性的解放是一个相关经济、政治、家庭、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的复杂问题,单方面地解决经济独立或政治权利并不能真正改变女性的困境、实现男女平等。打破压迫女性的社会结构、人们传统思想的变化和社会体制
《李尔王》的男性意识——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角度对《李尔王》的解读
作者: 许原雪   来源: 重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性意识   妖妇   天使   女性主义  
描述: 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角度对莎士比亚的戏剧《李尔王》进行剖析,揭示了该剧所具有的浓厚的男性意识。莎士比亚在对剧中人物的排列和介绍上有意消解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在对李尔王的形象设置上体现了父权制特征,在对
弗洛伊德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启示——精神分析学的“社会性别”阐释
作者: 隋少杰   来源: 河北学刊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社会性别   弗洛伊德   无意识   女性主义  
描述: 弗洛伊德思想在为女性主义所解读并利用之时,经历了从对之简单否定到逐渐肯定的过程。作为父权性别文化建制的形象阐释,它使得“社会性别”成为女性研究的核心范畴和理论基础,并开启了对父权制成因以及性别主体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