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父权制】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佩德罗·巴拉莫》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诗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佩德罗·巴拉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作为墨西哥作家鲁尔福的代表作,《佩德罗·巴拉莫》可谓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佳小说之一,它以其复杂巧妙的叙事结构,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另辟蹊径的写作手法和细腻朴实的语言运用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和文学批评家的目光。值得指出的是,该作品中女性群体甚少受到关注。鲁尔福并没有用太多的笔墨叙述她们的故事;她们生活在一个男女关系严重不对等的男权社会,为了生存下去,或者寻求解脱,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却摆脱不了悲惨的命运。论文试图将她们从佩德罗·巴拉莫这一“暴君”的巨大阴影下拯救出来,还原她们各自的故事,挖掘文本中的隐藏内容。同时
-
从《八月之光》看福克纳的女性观
-
作者:
张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南方妇道观
女性主义
女性
-
描述:
诺贝尔文学获得者,威廉·福克纳被誉为美国最出色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女性是频繁出现的主题。美国的南方是一片被历史萦绕的土地,父权制度下的传统南方妇道观和淑女制造体系在福克纳的时代受到广泛认可
-
自我之路
-
作者:
贾月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文学文体学
伪男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美国女作家。事实上,其影响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并且还有趋势继续影响下个世纪。尽管创作生涯相对其他作家来讲,稍微漫长,波特并非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她呈现给世人的不过27部小说作品,而其中短篇小说占了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仅有一篇。然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波特的所有作品都属精雕细琢之作。其精心设计的结构,细心刻画的人物和丰富真实的细节,都为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文体家。同时,她的作品人物多为女性。通过细腻的笔触,
-
自我之路:凯瑟琳·安·波特小说《老人》主题和语言风格分析
-
作者:
贾月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文学文体学
伪男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凯瑟琳·安·波特是一位世界范围内知名度很高的美国女作家。事实上,其影响跨越了几乎整个20世纪,并且还有趋势继续影响下个世纪。尽管创作生涯相对其他作家来讲,稍微漫长,波特并非一位多产作家。近五十年的漫长岁月中,她呈现给世人的不过27部小说作品,而其中短篇小说占了绝大多数,长篇小说仅有一篇。然而,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波特的所有作品都属精雕细琢之作。其精心设计的结构,细心刻画的人物和丰富真实的细节,都为读者以及评论家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为文体家。同时,她的作品人物多为女性。通过细腻的笔触,
-
论索尔·贝娄女性观的演进
-
作者:
纪琳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索尔·贝娄
女性观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
-
描述:
索尔·贝娄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作家之一。他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国家艺术勋章,是唯一获得三次国家图书奖的作家,由于他对美国文学的突出贡献在1990年获得终生成就奖章。贝娄的作品大都聚焦于一个男性主人公,女性人物通常是通过男主人公的视角来展现的。大部分评论家都关注于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困惑、挣扎和他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而女性人物被明显地忽略了。目前对贝娄女性观及其女性形象的研究有很多不足之处,不能真实反映出贝娄创作的形象生动、性格各异的女性人物。对于贝娄女性观的问题,也存在互相矛盾的观点。对贝娄厌女症倾
-
自我赋权之路:从女性哥特视角解读托妮·莫里森的小说《爱》
-
作者:
魏慧仙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自我赋权
父权制
女性哥特
托妮·莫里森
《爱》
-
描述:
的小说和传统的女权主义作品有所不同,它跳开白人主流文化对女性的迫害,从黑人内部问题入手,表明威胁女性自我赋权的根源首先是来自种族内部的父权制。借助女性哥特理论,并基于它的三个最典型的特征——封闭的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