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第二次浪潮之后: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景观
作者: 桦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保守主义   父权制伦理   后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在1960年代爆发,在1970年代达到高潮,并于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退潮。进入1980年代,保守主义复兴,保守主义势力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于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全面的胜利。1980年代以来的性别文化,在女性主义、保守主义和其他意识形态的角力与撕扯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呈现出主流社会意识形态调和性别文化冲突的奇异景观。从1980年代至今的这一段历史,被一些研究者称为“后女性主义”时期。作者选取了1980年代以后新出现的和发生新变化的几个性别文化现象,试图通过对这些具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榆树下的欲望》
作者: 邓霜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尤金·奥尼尔   女性意识   《榆树下的欲望》   女性主义  
描述: 面的压迫。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本文认为《榆树下的欲望》中的人物是压迫与被压迫的关系。经济弱势和父权制意识形态压迫是
试论《欢乐之家》、《国家风俗》和《纯真年代》中的母女关系
作者: 石潘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亲形象   父权制   母性影响   母女关系   伊迪斯·华顿  
描述: 形象以及她们对她们的女儿的命运所产生的影响。出身名门的伊迪斯·华顿与相信老纽约社会父权制价值标准的母亲劳莱斯·琼斯之间的母女关系十分紧张。华顿将个人的痛苦经历融入到作品中,创作出一系列希望寻求幸福
丛林中的女性自我实现之旅:对《我的光辉生涯》中女主人公的分析
作者: 吴丹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自我实现   西比拉·梅尔文   自我   婚姻  
描述: 迈尔斯·富兰克林凭借着她的第一部处女作小说《我的光辉生涯》,被人们视为澳大利亚文坛的先驱。小说讲述了一位丛林女孩成长经历的故事——一个不谙世故的年轻女孩在与社会对女性的种种不合理要求的抗争中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小说对创建女权主义事业和未来女性的变革道路起到了媒介的作用。该部小说曾被亨利·劳森誉为一部最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澳大利亚国家全貌的著作,同时也被广泛认为是在澳大利亚女权主义文学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在迈尔斯·富兰克林以前的大多数作家作品中,主要以描述男性的丛林生活和极具澳大利亚特色的伙伴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玻璃动物园》
作者: 李伟   来源: 广西师范学院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牺牲品   他者   《玻璃动物园》   女性主义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为美国戏剧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一生创作了《玻璃动物园》、《欲望号街车》、《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等不朽的名剧。对女性问题的关注是其剧作的一大特色。他的代表作《玻璃动物园》被认为是一部美国经典,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作品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到目前为止,文学评论者大多数关注的是威廉斯在剧作中独特的“诗化现实主义”和“造型戏剧”的创作手法。本文旨在结合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探讨威廉斯在《玻璃动物园》这部戏剧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位女性人物,希望为研究戏
《一位贵妇的画像》中的三位女性受害者:从女性主义批评解读
作者: 原亚楠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亨利·詹姆斯   《一位贵妇的画像》   女性主义批评   女性形象   受害者  
描述: 《一位贵妇的画像》中沦为父权制社会受害者的三位女性形象,并且分析詹姆斯是如何揭示身处男性统治的社会中女性的真实处境。
在压抑中认同、反叛和妥协—樋口一叶笔下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晓杏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妥协   资本主义   认同   日本女性   压抑   作品   女性形象   现实主义文学   女性肖像  
描述: 樋口一叶作为日本纸币史上的第一位女性肖像人物,她不仅是日本19世纪末有着"明治紫式部"之称的优秀女作家,也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学早期开拓者之一。然而,长年困苦劳顿的生活和过早凋谢的爱情之花使她饥寒交迫、身心交瘁,1896年11月23日,被病魔
向父权社会宣战:美狄亚形象分析
作者: 毛虹方   来源: 群文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复仇   文学作品   男权社会   男权文化   美狄亚   社会标准   文化背景   女性形象   歌队  
描述:父权制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中的女性总是被塑造成温柔体贴的形象,但是欧里庇德斯的戏剧《美狄亚》却打破了这一成规,用新的视角阐释女性的个性与生存,塑造了一个不符合男权社会标准的女性——美狄亚,整个剧本围绕美狄亚的复仇展开故事。
电影《阿凡达》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作者: 黄冬娇   李存晰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相互依存   父权制   电影   男权社会   生态女性主义   人与人   潘多拉   影片   人与自然   女性人物  
描述: 电影《阿凡达》获得了82届奥斯卡的3项大奖,即最佳视觉效果、艺术指导和摄影。《阿凡达》高超3D拍摄技术和CG绘图以及影片中的奇幻景观和离奇故事都给影评家和观众带来了震撼,从而引发了电影热。《阿凡达》达到了科幻作品的至高境界,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阿凡达》这部影片所包含的思想主题。当今不仅是
酷女们的思想核武库 酷书TOP10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电影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男权社会   出版   女性气质   妇女   社会地位   思想   权利   男人   男性  
描述: 这是一些最杰出的女性大脑对这个男权世界的反抗,它们巅覆了关于女性的一些固定认知,揭露了那些附着在女性身上的形容词背后的虚伪,它们鼓舞了很多后面的酷女们,它们的直露和坦白让很多男人感到不适。 1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