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爱情】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
试论贾平凹商州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杨欣
来源: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爱情
女性形象
美
-
描述:
本文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出发,着重发掘其笔下女性形象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以图进一步对其小说艺术进行一次深层次的鉴赏和观照。
-
论《聊斋志异》爱情篇章的恩情主题
-
作者:
朱祎
来源: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恩情主题
《聊斋志异》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聊斋志异》的爱情篇章不仅以爱为旨,恩情因素在其中也具有主题地位。恩情主题与爱情主题一样是作者审美理想物化的结果。恩情意蕴在某种意义上完成了由妖到人的形象升华,提升了女性形象的地位。
-
新时期女性文学的爱情观
-
作者:
惠百团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观念
爱情
理性
-
描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进步,当女性对于爱情的直面、探讨和表达日趋深入的时候,因心理和观念的滞后而带来的爱情问题或悲剧故事当大大减少,但是,当看到当代一些女作家的小说的时候,我发现我的估计太过乐观
-
中印文学中爱情叙事的典型——对《沙恭达罗》和《西厢记》中爱情的解读
-
作者:
刘晓燕
来源: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文学批评
西厢记
沙恭达罗
爱情
中印文学比较
-
描述:
文学作品中爱情的性质,是由叙述话语权决定的。从女性文学批评的视角分析文本,在《沙恭达罗》中,印度宫廷作家迦梨陀娑出于对宗教的皈依和对国王的歌颂,依照印度古老的神定爱情观,描绘出宗教性的天籁的理想之爱
-
爱情·神谕·阴影——中国印度希腊三则爱情神话比较研究
-
作者:
谭耀智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民族传统
神谕
爱情
阴影
-
描述:
本文以文学研究为根本目的,以文化研究为重要手段,比较研究了印度的莎维德丽、希腊的阿尔刻提斯、中国的牛郎织女三则爱情神话。论文对神话作了一个简明的界定,简要介绍了广义神话的概念,阐明了论文选择神话
-
张抗抗:在写作中释放作欲
-
作者:
暂无
来源:
北京娱乐信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作女》
《情爱画廊》
身体写作
虚构的世界
现代文学
爱情
进步知识分子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挤得水泄不通
-
描述:
张抗抗:在写作中释放作欲
-
《绿茶》无法预测爱情——分裂的都市女性形象解读
-
作者:
胡传吉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学
比较文学
预测
分裂
绿茶
爱情
概念化
女性形象
都市女性
男人
-
描述:
吴芳喋喋不休地说:我有个朋友,能从一杯茶预测一个人的爱情。比较文学女硕士吴芳不停地相亲,不是因为爱情,其实也不是因为吴芳所说的想把自己嫁出去,相亲也许是一种等待,不是等待爱情,也许是等待自己从噩梦
-
警惕影视女性形象的集体陷落
-
作者:
左芳
来源:
时代潮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群体
俗情
丈夫
爱情
影视作品
影视话语
女性形象
银幕
男性视角
孙丽
-
描述:
在流行影视作品中,男性视角形成男性声像霸权,女性大多退居家庭、后宫、青楼。性别歧视和庸俗情趣公然伤害女性群体,导致影视女性形象集体陷落
-
对知识女性精神再生的探寻——徐坤访谈
-
作者:
王红旗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访谈
同性爱
女性精神
女权运动
理想主义
爱情
知识女性形象
徐坤
婚姻生活
-
描述:
精神再生 (以下称王):读你的小说,总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小说中那些中青年知识女性形象,常常引起我多方面的思考。她们挑战、拆接传统与现代的种种行为方式告诉世人,她们仿佛是走出了性别人生的“涅槃之城”,获得了精神再生的一族,让人们真正看到中国女性文学和女性精神解放的双重希望。你笔下的知识女性形象,一定是融进了你智慧的彻悟?她们的行为方式是否是你认为理想的生活姿态?
-
艺术还是人生:这是一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抒情年华》读解与随想
-
作者:
张志忠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潘婧
《抒情年华》
现实生活
文学评论
爱情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小说
-
描述:
潘婧的《抒情年华》,从篇幅上说,不过十六万字,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小长篇”;作品所描述的“文革”中后期的青年一代的追求与幻灭,他们借助于文学和诗歌从嘈杂与喧嚣中寻求解救的精神历程,对我这样的同龄人来说,也不算陌生。但是,在阅读它的过程中却意外地充满了“拦路虎”和“绊脚石”,让我时时地停顿下来,掩卷而思,惆怅而叹。及至开笔写这篇文章,刚刚写了一个涩涩巴巴的开头,我就不得不又停下来,重新把一些重要的章节再读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