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媒介女性形象:当媒介女性形象置于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作者: 林静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消费主义   女性  
描述: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一个引发、唤醒、塑造、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和心理结构的过程。大众媒介正在乐此不彼的展示着女性形象的诉求,让受众尽情的吸允着媒介诠释的女性形象带来的乐趣,在媒介的营销策略中把"女性气质"变成了消费品。女性话语权的问题在媒介女性呈像上得以激发,然而文化消费又将进行怎样的抉择,又将如何与媒介形象有一个完美的嫁接了?
浅析媒介女性形象——当媒介女性形象置于消费主义文化背景下
作者: 林静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消费主义   女性  
描述: 大众传媒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一个引发、唤醒、塑造、强化某些文化元素和心理结构的过程。大众媒介正在乐此不彼的展示着女性形象的诉求,让受众尽情的吸允着媒介诠释的女性形象带来的乐趣,在媒介的营销策略中把"女性气质"变成了消费品。女性话语权的问题在媒介女性呈像上得以激发,然而文化消费又将进行怎样的抉择,又将如何与媒介形象有一个完美的嫁接了?
观看之道——桑塔格的女性主义图像观
作者: 王建成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文化   消费主义   图像   女性主义  
描述: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以图像为主的视觉文化盛行,电视、电影、广告、报刊杂志、网络等使观看成为人们的一种日常行为,人们改变了传统的阅读方式,大部分时间是在读图而不是在读书,男性中心主义传统得以在图像领域继承。桑塔格作为西方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高潮中成长起来的女性知识分子,从女性主义立场出发揭示了观看行为的不纯粹性———观看是被父系伦理道德构建和阐释的。因此,桑塔格提倡女性主义的观看之道,主张作家艺术家必须反映女性主义的视觉文化诉求,打破图像领域的性别霸权,而不是将大众传媒中的女性形象牢牢钉在满足大众欲望的消费主义耻
透析《嘉莉妹妹》消费意识形态下的人际关系
作者: 江淑青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人际关系   消费主义  
描述: <嘉莉妹妹>创作于美国向消费主导型社会转型的时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越来越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德莱塞通过嘉莉,这一在消费浪潮中沉浮的女性形象,揭示出消费主义笼罩下的社会特征及展现于其中的人际关系.本文以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分析体现在主人公身上及其所处环境中的消费主义的特征,探讨消费主义对人们人际关系的影响.
电视时尚改造节目中女性形象呈现:赋权还是父权?:以《女人我最大》、《美丽俏佳人》为例
作者: 李笑楠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时尚改造节目   消费主义   媒体塑造的女性   男性霸权  
描述: 本研究是基于传统女权主义与后女权主义对于女性赋权问题的分歧而生,试图通过中国两档时尚改造类节目《女人我最大》和《美丽俏佳人》来揭示女性是如何被媒体塑造的。本研究最终目的是检验此类节目是否是女性争取权力的场所,又或是此类节目依旧使得女性处于男性霸权之下。研究者随机选取了《女人我最大》2007年至2009年中246期节目,以及《美丽俏佳人》2009年的全年节目进行内容分析和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过程先对于这些节目进行内容分析,设计编码表,进行编码,勾勒出节目的大致模式,然后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将女性与男性的关系
试论凯特·肖邦部分作品中的女性消费行为
作者: 胡懿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消费行为   父权   女性自我   消费主义   凯特·肖邦  
描述: 凯特·肖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女作家。她的作品因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女性人物塑造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肖邦对于她生活过的路易斯安那地区的克里奥尔人和阿卡迪亚人生活的了解为她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肖邦的故事大多以路易斯安那为背景,以描写当地居民的故事为主。肖邦对故事情节的细腻描写和对当地风俗民情的渲染,使她被列为出色的乡土作家行列。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凯特·肖邦一直关注和思考女性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地位。虽然她曾说自己不爱被简单地列为女性主义作家,但她的作品因全面深入地揭示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婚姻,自我
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之批判
作者: 简力   来源: 新闻传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传播   女性特质   刻板印象   媒介素养   以人为本   消费主义   社会性别关系   社会规范   女性形象   制度层面  
描述: 本文认为,造成广告传播中女性形象刻板印象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性别等级秩序中霸权式男性特质占据主导;传媒领域中女性工作者人数和地位相对局限;媒介组织和社会制度层面上男性依然占据主导。这种模式化的展现会隐性强化男权制社会规范,误导受众对女性之美的解读,并导致女性的消费主义。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在于实现由广告即销售到以人为本广告观念的转变,并提高公众特别是妇女和儿童的媒介素养。
《空城》的奥秘:都市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意识
作者: 向荣   王宁   来源: 理论与创作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文化   精神困境   文化语境   都市女性形象   消费主义   男性意识   长篇小说   城市女性  
描述: <空城>是成都作家春绿子发表的第-部长篇小说. 春绿子以一颗对女性的悲悯之心,用文字直抵城市女性的内心深处,探讨了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都市各阶层女性真实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
“新世纪女性写作的境遇与策略”
作者: 暂无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意义   新世纪   文化立场   价值立场   批判   中国女性文学   消费主义   命名   女性写作   性别  
描述: 编前语:新世纪女性文学风雨十载,看上去成绩骄人。其于新世纪开启之际,重塑了中国女性文学的性别内涵与价值立场,以致于被命名为"她世纪"的"她写作"。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引发的争议与批判,新世纪女性文学则赢得赞誉一片。那么,新世纪女性写作到底呈现出了一个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