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用女性主义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作者: 姜微微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和谐共处   文学作品   海明威   女性主义   女性人物  
描述: 本文的主旨是通过仔细研读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人物,看其如何展示女性的,从而发掘他始终不逾地追求男性与女性的和谐共处,这一点与当代女性主义提倡的男女和谐共处而不失个性的观点不谋而合。   本文介绍了评论家对海明威的女性人物的传统观点,以否定占据主导地位
双性同体视域下海明威战争小说中两性关系嬗变研究
作者: 卢凤花   来源: 鲁东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两性关系   双性同体   嬗变   海明威   战争小说  
描述: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大男子主义和男性特质陈旧观念的代表。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他笔下描写的女性及性别等问题的关注,人们发现他在作品中对女性人物的境遇和感受
海明威主要作品中反映出的性别意识
作者: 孙静静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视角   女性人物塑造   海明威   性别意识   性别研究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小说和短篇故事。海明威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及描写男性的追求、生活哲学而著称于世
海明威小说中的妇女及其社会性别角色
作者: 戴桂玉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妇女   海明威   小说   女性人物  
描述: 厄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以其简练、克制的“男性”写作风格和对男性的追求、观念、气概和友谊的生动的描写而闻名遐尔。他的名字与打猎、斗牛、钓鱼结下难解之缘,成为定型男子汉概念的同义词。他的小说及其个人神话中所表现的男子汉名声致使一些早期读者认为,海明威漠视女性,... >> 详细
海明威战争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作者: 刘炫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海明威   战争作品   女性  
描述: 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和战争有关的。而他也凭借这些战争作品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学大师。作为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不仅开创了独特的写作风格,还塑造了经典的“海明威式英雄
“完美女性”的不完美性:分析脉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
作者: 尚洁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完美女性   武器》   不完美性   海明威   《永别了  
描述: 学术界一致认可海明威塑造了众多打不垮的“硬汉”形象,但对他作品里的女性形象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依据文本,深入挖掘,全面解读,可以发现海明威具有强烈的女性意识,真实而形象地记录了那个时代女性的精神状态
完美的女性形象——析《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
作者: 孙莉娜   来源: 黑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凯瑟琳   武器》   战争题材   女性形象   海明威   《永别了  
描述: 完美的女性形象——析《永别了,武器》中女主人公凯瑟琳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海明威作品中女性人物解读
作者: 范能维   裴星悦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建性   主体间性   开放性   后现代主义   海明威   女性人物  
描述: 海明威是美国文坛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而典型的女性人物。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新审视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人物,可以拓宽海明威作品研究的新途径。本文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揭示
海明威小说中弱势女性人物形象——以凯瑟琳和玛利亚为例
作者: 梁华蓉   来源: 衡水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利亚   凯瑟琳   武器》   女性人物形象   《丧钟为谁而鸣》   海明威   《永别了  
描述: 通观海明威的长篇小说,不难发现其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确实不够丰满,并具有“妖女”和弱势女性的两极化倾向。在塑造后者这一类人物形象中,海明威具有鲜明的男权主义思想,在此思想的统摄下,这些美好的女性人物也被
合作原则视域中的《白象似的群山》中的会话含义研究
作者: 苏颖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用学   小说《白象似的群山》   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   海明威   美国小说家  
描述: 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的合作原则分析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中丰富的会话含义。 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是美国哲学家格莱斯在1967年首次提出。美国哲学家格莱斯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
< 1 2 3 ... 15 16 17 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