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流变】搜索到相关结果 22 条
-
女性“伊甸园”的失落与追寻:80年代以降都市女性小说的女性意识流变
-
作者:
张春芳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性小说
女性意识
流变
-
描述:
“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的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文学也在漫长的沉寂之后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这一时期,女作家如雨后春笋涌上文坛,其创作数量和创作质量都在惯以男性为主的文坛形成了当仁不让之势。因为自身的女性气质、女性情感,她们对世间百态发生了更为敏感多思的观察与体味,在新时期文坛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学视野。这其中,一些女作家跻身于当代都市人群,以女性的视角和思维关注新时期都市的变革与发展,关注都市女性在不同时期独特的生活和内心境遇,从而形成了姹紫嫣红的都市题材女性小说园景,引起了文学界与社会
-
从梦珂到曼贞:试论丁玲1920到1930年代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作者:
王书博
来源: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珂
丁玲
流变
女性形象
曼贞
-
描述:
丁玲在1920年代到1930年代小说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具有延续性,但同时亦有变化。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梦珂、莎菲等新式女性形象的塑造明显带有作者丁玲的个人影子。而随着岁月的流逝,丁玲对新式女性的看法也出现了变化,在小说《母亲》中,曼贞的出现,为读者重新认识与理解新时代知识女性的独特个性与精神面貌提供了一种可能。
-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之一瞥
-
作者:
蒋玲凤
来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乡村女性
20世纪中国乡土小说
流变
都市女性
-
描述:
乡村女性作为20世纪乡土小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是"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遵从者,但是在新思想、新潮流的影响下,她们一步一步地从封建礼教中挣脱出来。然而,相比于同时期的都市女性,这群来自底层的女性身上显然少了些许自觉性,她们是逐步地"被解放"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乡村社会的各个领域也呈现出从未有的复杂多元,进而呈现在我们视野中的乡村女性已然是血肉丰满的形象。
-
张艺谋电影中女性意识形态的流变
-
作者:
金明
来源:
今传媒(学术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张艺谋
流变
主流意识
女性形象
-
描述:
张艺谋作为一位享誉世界的电影大师,创造了多部经典作品,其中塑造的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成为其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本文梳理整理张艺谋电影中典型的女性形象,归纳出其女性形象的流变,进而分析其女性意识流变的主要原因。
-
论唐前神女赋的流变
-
作者:
唐英
来源:
安康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女赋
奔女
唐前
流变
神女
-
描述:
宋玉赋中的女性形象以《高唐赋》、《神女赋》为代表可分为奔女和神女两大系统。奔女赋快速消亡,奔女形象融入诗歌;神女赋则形成了系列。正统系列以曹植的《洛神赋》为代表,分支系列以陶渊明的《闲情赋》为代表。唐前神女赋之所以呈现出这样的发展轨迹,除时代风尚的变化、作者的个人特点等因素外,其以刻画女性形象为主体,追求人生信念和终极理想以及对因求而不得而感慨伤怀加以唯美表达的特质是起了主要作用的。
-
【孟姜女调】音乐形态研究:一个文化样本的流布考辨
-
作者:
吴璨
来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姜女故事
孟姜女调
音乐形态
流变
研究
-
描述:
[孟姜女调]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具有曲牌意义的曲调系统。它是民间曲调“一曲多用”现象高度多样化统一的典型代表。20世纪初,以顾颉刚、刘复、路工为代表的文学家、民俗学家掀起了孟姜女故事的文献搜集和研究工作,时至今日,“孟姜女”已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沉淀的文化符号。但是,对孟姜女的研究大多围绕历史、文化、民俗等领域进行,从音乐形态角度对它进行探索还处于萌芽阶段。基于这一现状,笔者试图对[孟姜女调]进行音乐形态方面的分析研究,以此作为这一文化现象的补充。本文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的近370首[孟姜女调]为曲谱材料,
-
屈原作品中“人神恋爱”主题的解读
-
作者:
高勇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神
情感体验
香草
人神恋爱
流变
屈原
-
描述:
本文从微观的角度,以楚文化为背景,以屈原作品中的“人神恋爱”主题为论述对象,追溯了这一主题形成的原因,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在抒写中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质、情感体验及发展演变,力图对这一遥远的文学母题做出较为清楚的解读。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人神恋爱”这一主题发生的文化背景。第一节从宏观角度对楚文化进行了概述,通过对楚国成国及发展情况的回顾,楚文化遗存中图画、器物、乐器等与“人神恋爱”中的某些场景的对照,周楚文化差异的比较,论证了“人神恋爱”这一文学主题的出现所具有的历史必然性
-
论贾平凹小说中的青年女性形象
-
作者:
吴雯雯
来源:
扬子江评论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女性
人物谱系
贾平凹小说
理想女性
女子
流变
女性形象
菩萨
-
描述:
,正因为如此,他用尽了身心去抒写女子。从“女菩萨”式的人物到“女妖”式的人物,再到“女菩萨”式的人物复归,我们看到了女性形象的不断流变,但在流变的过程中这类青年女性形象亦有不变之处,她们都
-
试论曹禺剧作中女性观的流变
-
作者:
李君怡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曹禺剧作
女性观
繁漪
王昭君
流变
女性问题
女性形象
陈白露
女性主义
-
描述: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和运动由来已久,历经曲折,但真正的妇女解放还远未实现,对什么是妇女解放、如何实现妇女解放等核心类问题的探究,仍然是世界学术的前沿课题;同时,今天中国社会的急剧转型,出现了许多新旧叠加的妇女问题,使现时态的妇女解放更为艰难和尖锐。从这个意义上,重新审视半个多世纪前,曹禺在其创作中表现出的
-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
-
作者:
徐志华
来源:
沧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格理想
审美心理
思想性格
人民文学出版社
《淮海词》
审美情趣
西方美学史
流变
动作神态
女性形象
-
描述:
《淮海词》中的女性形象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