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波德莱尔】搜索到相关结果 7 条
-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雨溪
来源:
魅力中国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恶之花
女性形象
波德莱尔
-
描述:
波德莱尔《恶之花》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有着内在联系的体系:美丽与丑陋的矛盾体,神圣而遥不可及的女人,神秘的异域女人,社会边缘的游荡者,清纯可人的小女孩,母亲。这些形象体系以诗人的生活
-
论波德莱尔诗歌的陌生化
-
作者:
于金铭
蒋红艳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化
化丑为美
波德莱尔
-
描述:
波德莱尔运用陌生化方式塑造了丰富的女性形象,对研究女性形象的发展脉络及19世纪的美学观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波德莱尔在《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等文本中塑造的鲜明的女性
-
波德莱尔对主流的消解及重构——《恶之花》的另一种解读
-
作者:
周红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恶之美
《恶之花》
波德莱尔
-
描述:
波德莱尔处于浪漫主义退潮期,必须开拓新的诗歌领域。其名播遐迩的诗集《恶之花》用梦魇般的笔调描写荒诞社会造成的忧郁、变态人性和绝望的沉沦,使诗集呈现出对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的颠覆,而情诗的一些主题尤其
-
永恒的矛盾与追求:论波德莱尔的文艺观
-
作者:
成媛媛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艺观
追求
矛盾
波德莱尔
-
描述:
作为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诗人,波德莱尔的作品体现出了深刻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丰富性。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与文本细读法,报告了国内外对于波德莱尔文艺观的研究现状,不囿于波德莱尔的文艺批评论著,而是紧密结合其
-
分析《忧郁与理想》中女性的多重形象以及波德莱尔的无意识性冲动
-
作者:
胡博乔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论
女性多重形象
波德莱尔
性冲动
-
描述:
波德莱尔既是一位光芒四射的伟大诗人,又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在他的诗集《恶之花》中,有许多元素都展现了这位诗人文学创作的现代性。在这些元素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波德莱尔字里行间充满着的矛盾、纠结
-
小泉八云与“永远的女性”:以《泉之少女》和《雪女》为例
-
作者:
张瑾
来源: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永远的女性
《泉之少女》
美意识
波德莱尔
《雪女》
-
描述:
在小泉八云的一系列文学创作中,再话文学创作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其美国时代的《飞花落叶集》,日本时代的杰作《骨董》和《怪谈》最具代表性。通过分析收录在《飞花落叶集》中的《泉之少女》和收录在《怪谈》中的《雪女》,便可以看到贯穿小泉八云一生的对永远的女性形象的追求和其再话文学的创作方法。
-
被描绘的女人
-
作者:
琳达·诺彻林
龚平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肖像作品
立体主义
男性人物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毕加索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波德莱尔
女性人物
-
描述:
通过近期在美术馆展出的德库宁和毕加索创作的女性形象,作者探讨了德库宁创作的《女性》系列大量的艺术史资料的来源,并从女性角度提出了对德库宁这部分作品的一个全新的看法。最近在纽约现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毕加索的多纳·玛尔/德库宁的女人”的展览,是一个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