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传统文化看《京华烟云》的女性形象
作者: 高雪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红楼梦   女性崇拜   木兰   道学思想   家庭环境   林语堂   儒家文化   女性形象   传统文化  
描述: 《京华烟云》有"现代红楼梦"之称。书中人物近百,女性占了多半,构成了一个艳丽多彩的女儿国:冰雪聪明的木兰,端庄典雅的莫愁,娴雅淑静的曼娘,才华横溢的红玉……那是一个弥漫着战火硝烟的年代,女儿们因社会及家庭环境的影响,气质秉性各异,走着不同的人生道路,演绎着不同的人生命运。一《瞬息京华》中的女儿们,大都受到儒道传统文化的影响。木兰是姚思安最喜爱的孩子,受其父道学思想的影响,她成长为一位清雅超逸的道家女儿。
略论林语堂女性观的复杂性——从《京华烟云》中的几个女性形象谈起
作者: 梁素芳   来源: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木兰   红楼梦   女性崇拜   女性观   现实生活   林语堂   女性形象   男性   中国女性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长篇小说代表作。1938年,旅居美国的林语堂本想翻译《红楼梦》,但考虑到《红楼梦》离现实生活太远,所以改变初衷,决定借鉴《红楼梦》的艺术形式,写一本反映中国现代生活的小说,于是
林语堂的女性观
作者: 司娟   来源: 山花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   红楼梦   女性观   女性意识   理想女性   林语堂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男性  
描述: 在现代文学史上,一代大师林语堂属于女性意识较强的一个。在早期的翻译中,他就选择了鼓吹妇女解放的《女子与知识》、《易卜生传》等作品来翻译,展示出他鲜明的女性意识。在他后来的创作中,始终以女性作为关注的焦点。林语堂深受中西方文化影响,他对女性的认识与理解有着独
超凡脱俗独特的人生寄托:林语堂笔下的“姚木兰”形象分析
作者: 陈喜珍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莺莺   义和团运动   木兰   人文品格   林语堂   人生经历   作品   女性形象   中国现代   寄托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于1939年所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用英文进行写作,小说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经历为主线,书写了人物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整个时代历史的变迁,作品通过清末北京城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描写了从义和团运动到"七七"
从姚木兰形象解析《京华烟云》
作者: 张方   来源: 学语文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家   木兰   红楼梦   庄周哲学   林语堂   哲学思想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说   郁达夫  
描述: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借鉴《红楼梦》的艺术方式写成的一部反映中国现代社会的小说,它的成功奠定了林语堂作为小说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这部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形象鲜明的人物以及传达出的庄周
林语堂的女性崇拜思想
作者: 王兆胜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崇拜   女性意识   女性观   女权主义者   《红楼梦》   中国现代作家   林语堂   武则天   女性形象   性别角色  
描述: 对佛法以及女人如何说法,即已了解无遁形矣”。那么,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的林语堂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女性呢?对此,学术界未能给以充分的注意。事实上,林语堂不仅尽其一生关注女性,而且有着独特的女性观念,即
泛谈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女性
作者: 董春琪   来源: 日本学论坛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泛谈   日本妇女   话语权力   传教士   林语堂   个性特征   日本女性   人眼   中国人印象   女性形象  
描述: 泛谈中国人眼中的日本女性
浅议《花间集》的女性化写作
作者: 郭庆   程敬业   来源: 文学教育(上半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间集序   花间词   女性气质   女性化   林语堂   内心世界   女性特征   女性形象   男性   审美理想  
描述: 花间词诞生于女性化的环境中,《花间集序》中描述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花间词是在贵族的
情节设计与主体精神的缺失——评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改编背后的隐性思维
作者: 粟斌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者   主体精神   情节   原著   改编者   木兰   包办婚姻   林语堂   女性形象   电视剧  
描述: 情节设计与主体精神的缺失——评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改编背后的隐性思维
从姚木兰看林语堂的女性观
作者: 林淑娴   来源: 台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妇德   《京华烟云》   木兰   世俗的智慧   女性观   道家思想   人生态度   林语堂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描述: 林语堂一生致力于“中西合壁的文化体系”的建构,其笔下的“理想女子”姚木兰,集闲适自然的道家人生态度、忠贞贤良的儒家伦理观念和自由开放的西方精神于一身,形象地体现了他中西兼融的审美取向,反映了他独特的女性观。
< 1 2 3 4 5 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