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试析曹禺戏剧中知识女性悲剧的历史原因及性格局限
作者: 马跃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原因   曹禺   知识女性  
描述: 曹禺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知识女性形象 ,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 ,以不同方式反抗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本文围绕曹禺剧作中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 ,探讨悲剧的外在和内在的成因及性格局限
论曹禺笔下女性人物的命运感
作者: 桑琪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命运感   曹禺   女性人物  
描述: 曹禺是中国迄今为止最优秀的剧作家之一,他笔下的人物多数具有极强的命运感,其中以女性人物尤为显著。
在爱欲中涅槃——浅谈曹禺笔下女性人物塑造
作者: 温碧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自由   曹禺   爱欲  
描述: 在曹禺的作品中,女性常常作为一种符号的体现。文章通过从他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中各找出一名独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剖析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中,女人的爱恨交织下的一种自我生命体验与戏剧题材发生情感共振,在形象分析中,解读曹禺如何写下的一首女性自由与爱欲的赞美之诗。
在爱欲中涅槃
作者: 温碧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戏剧   自由   曹禺   爱欲  
描述: 在曹禺的作品中,女性常常作为一种符号的体现。文章通过从他三部曲《雷雨》、《日出》、《原野》、中各找出一名独具代表性的女性人物,剖析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中,女人的爱恨交织下的一种自我生命体验与戏剧题材发生情感共振,在形象分析中,解读曹禺如何写下的一首女性自由与爱欲的赞美之诗。
浅析曹禺戏剧人物之蘩漪
作者: 徐晓颖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人物分析   曹禺  
描述: 本文就试图通过对曹禺先生的戏剧《雷雨》中的一个女性人物蘩漪的性格分析来的尝试探讨一下这个人物本身所负有的使命。
同一个时代不同的女性
作者: 高月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实主义   夏衍   曹禺   女性  
描述: 20世纪30年代是光明与黑暗相搏的时代,实际上光明是被压抑的、被包围的。夏衍和曹禺都感到时代的郁闷,都渴望用手中的笔驱散黑暗,迎接光明。在时代号角的指引下,两位巨匠通过对现实的吸收与感应,为我们贡献出了一批性格鲜明的北国和江南女性人物形象。这些女性的心中都燃烧着激情的火焰,在爱情和婚姻的缝隙中寻找理想的精神家园。曹禺和夏衍正是以她们泣血的反抗向黑暗的时代发出强烈拷问。但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时代的头顶上发号施令,因而,这一群备受欺凌与压制的痛苦女性注定是失败的反抗者。
论中国传统戏曲与曹禺戏剧创作
作者: 罗文婷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影响   话剧   曹禺   戏曲  
描述: 话剧作为一个西方化的文学形式传入我国,先天地与外来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何把这种外来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有机结合,使之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在话剧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许多剧作家探索的脚步,曹禺的话剧真正实现了中国话剧民族化地成功探索。虽然曹禺的戏剧创作十分明显地受到了西方戏剧的影响,但是其作品血脉中所融化的仍旧是从中国传统戏曲中一脉相承而来的民族审美传统和民族审美精神。正是中国传统戏曲养分的滋养,加之外来文化的催发,使曹禺的戏剧实现民族化、大众化,得以延续长久的艺术生命力。他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艺术土壤来
论曹禺话剧《家》的经典性
作者: 张艳春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   巴金   经典性   曹禺  
描述: 曹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位大师级的剧作家,其创作的《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经典剧作,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艺术特色,给中外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标志着中国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其中《家》改编自巴金的同名长篇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在30年代所写的长篇小说《家》,成就极高。在这部影响深远的作品中,作者怀着极大的愤慨对吃人的封建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又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青年的希望和新兴革命力量的成长。《家》这种批判激进的风格吸引并鼓舞了同时代青年反
从蘩漪到愫方——简析曹禺笔下的两类女性
作者: 赵莹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解放   曹禺   抗争   女性  
描述: 戏剧大师曹禺在创作的前后两个时期分别塑造了两种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蘩漪为代表的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积极同命运抗争的女性,一类是以愫方为代表的温顺善良,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传统女性。本文通过对两类女性代表人物的性格,命运的解读,以及对作者的成长背景研究,简析了作者创作这两类女性的原因,独特心理,以及其意义。
人生旷野上的女性悲剧:对曹禺话剧中的女性悲剧的分析
作者: 陈蓉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禺话剧   女性悲剧   成因   曹禺  
描述: 曹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悲剧作品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群被压抑、被束缚的女性,深刻地揭示出传统女性生存的困境,无情地批判了传统男权文化对女性的专制统治,极力赞扬了女性为获取自由而不断奋斗的抗争精神。本文以女性主义视角从政治和文化方面对曹禺的悲剧作品进行解读,分析曹禺作品中的悲剧女性形象。 曹禺话剧作中的悲剧女性人物可以分成传统的女性、另类的女性和比较特殊的妓女这三类。但是,不管怎样的分类,这些女性的结局都是悲惨的,在男权的统治下,她们都不可避免地走上悲剧的道路,或是自杀、或是发疯、或是出走
< 1 2 3 ... 5 6 7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