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暴力与性别意识形态:论《科利奥兰纳斯》与《麦克白》
作者: 冯文坤   来源: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利奥兰纳斯》与《麦克白》   暴力   性别意识形态  
描述: 本文对莎士比亚《科利奥兰纳斯》与《麦克白》两剧中所着力渲染的暴力 ,作了钩沉提要的描述 ,以及两剧中作为代表家族和国家意识之体现的女性人物 ,在暴力之肇起和结局中的作用、心灵历程暨悲剧性归宿 ,进而揭示出家族意识形态的“超性属性” ,以及用暴力方式取得的权利 ,也必将预示着新的暴力的足音和其局限性。
“电影顽童”的黑色游戏王国
作者: 陈景丽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昆汀·塔伦蒂诺   暴力   后现代主义  
描述: 从昆汀·塔伦蒂诺导演第一部影片《水库狗》开始,其影片所表现出来的边缘人物形象、游戏式暴力美学、后现代叙事策略就带动了1990年代以来电影的走向。虽然极力表现暴力和死亡,但昆汀·塔伦蒂诺通过幽默的语言
语言对应暴力:追寻身份与权力之策略: 品特《回家》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黄懿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言   身份   权力   暴力  
描述: 品中的女性通常被赋予妻子、母亲、妓女或三者兼而有之的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重点分析《回家》中的女性面对男性暴力的应策,以及颠覆男权,获得权力,肯定自我的过程。全文分为四部分。引言部分扼要介绍品特作
刀剑无情,烟花宿命:五社英雄电影研究
作者: 施震岳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色   五社英雄   类型片   暴力  
描述: 五社英雄作为日本类型片导演,致力于暴力和情色题材的创作。前期的暴力影片围绕武士、黑帮等男性人物,在继承刀剑片、黑帮片类型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后期的情色影片关注艺伎、妓女等女性人物,拓展了情色影片
Violence and Gender: The Ugaritic Violent Female Tradition and the Story of Deborah in Judges 4
作者: 曾思瀚   来源: 汉语基督教学术论评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迦特   暴力   底波拉   女人   士师记与乌加列  
描述: 本文獨特地指出烏加列阿迦特故事與士師記底波拉故事的相似之處。雖然許多學者已經注意到,烏加列文學與士師記的多重相似之處;但底波拉故事與阿迦特故事的顯著平行卻更值得觀察,因為這兩個故事中的人物都屬「剽悍女性」。除了兩位女性人物極其相似之外,本文亦提到士師記其他人物與迦南人物,以及耶和華與迦南諸神明之問的各樣對照。底波拉故事的作者使用類似烏加列「剽悍女性」的修辭,以達到讚美婦女與耶和華的神學目的。更重要地,當現代神學家正積極嘗試與中國文化對話時,這種修辭為漢語神學指引了一條重要的研究方向。
暴力与性别:乌加列的「剽悍女性」传统与士师记四章底波拉的故事
作者: 曾思瀚   来源: Sino-Christian Studie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ble, Theology & Philosophy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迦特   暴力   底波拉   女人   士师记与乌加列  
描述: 本文独特地指出乌加列阿迦特故事与士师记底波拉故事的相 似之处。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注意到,乌加列文学与士师记的多重 相似之处;但底波拉故事与阿迦特故事的显着平行却更值得观察, 因为这两个故事中的人物都属「剥悍女性」。除了两位女性人物 极其相似之外,本文亦提到士师记其他人物与迦南人物,以及耶 和华与迦南诸神明之间的各样对照。底波拉故事的作者使用类似 乌加列「剖悍女性」的修辞,以达到赞美妇女与耶和华的神学目 的。更重要地,当现代神学家正积极尝试与中国文化对话时,这 种修辞为汉语神学指引了一条重要的研究方向。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Raymond Carver's Short Stories
作者: 吴扬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精神状态   雷蒙德·卡佛   身体   暴力   女性形象  
描述: 的精神状态,也呈现出暴力的特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论述卡佛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分析。第一章对于卡佛短篇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再
女性的困境
作者: 仇萍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社会   家庭空间   女性心理   女性困境   暴力  
描述: ,界面和内在。第一章主要研究福尼斯的导演技巧中空间布景上的特色。福尼斯的这两部作品,从不同的却又互补的方面,描述了女性在家庭空间中的受困处境。第二章主要讨论了福尼斯在戏剧舞台上对暴力的表现。暴力作用于女性
论弗兰纳瑞•奥康纳短篇小说中的宗教危机
作者: 刘惠媛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宗教危机   女性牺牲品   暴力   死亡   荒诞  
描述: 弗兰纳瑞•奥康纳(1925-1964)这个名字在二战之后的美国文学史上一直闪耀着迷人而又耀眼的光芒,她被公认为是美国最伟大的宗教短篇小说家之一。作为一个虔诚的天主教作家和南方小说家,弗兰纳瑞•奥康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她的作品多取材于南方小镇和圣经地带,宗教危机是其作品永恒的主题。她试图通过小说唤醒生活在罪恶世界中迷茫的人们,帮助他们认识自身,并指引他们找到一条挽救迷失的精神和价值观的最好的宗教途径。事实上,在美国,宗教几百年来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信仰、价值取向、甚
暗夜里的蹈冰者──余华小说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林华瑜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苦难   暴力   余华   女性形象   恶质  
描述: 余华小说里的女性形象一直处于被遮蔽的状态,也多为论者所忽略。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这个被遮蔽的群体予以解读,指出她们分别作为暴力的牺牲品、苦难的承担者以及人性恶质的一种显现在余华作品中的特殊意义,并进而分析了余华的女性观。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