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议晚清女性的生存状态
作者: 胡盼盼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状态   晚清   女性   《恨海》  
描述: 晚清动荡的社会现实和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使女性的生存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被压抑和戕害变成争取自由和平等。但强压在她们身上的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注定了她们生存的艰难和不能摆脱的悲剧命运。《恨海》中的张棣华和王娟娟就是这种新旧交替社会时期的两个悲剧女性形象。
晚清时期妇女形象的汉译
作者: 李卉琼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改写理论   福尔摩斯   妇女形象   晚清  
描述: 晚清时期是我国翻译历史上十分重要的时期,大量的西方小说被译入.在此过程中,对妇女形象的翻译出现了一种特殊现象:形象发生了转换,由西方女性形象转换成了中国女性形象.本文以十分受欢迎的<福尔摩斯侦探
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关系中的两个问题
作者: 田依白   来源: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翻译文学   晚清   中国现代文学   新女性  
描述: 在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中,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现代性转化的时间问题和翻译文学如何影响中国现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塑造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影响。
晚清媒体中妓女形象探析:以《申报》及画报为中心予以考察
作者: 杨璐玮   来源: 经济研究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化   《申报》   晚清   妓女  
描述: 当我们研究晚清时期的社会性别时,我们往往会关注报刊媒体中所反映的女性形象。《申报》和当时形形色色的画报等媒体对妓女形象的观察,可见晚清妓女的"点点碎影"。《申报》同当时画报进行比较,由于定位的不同
从《黄绣球》看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童琼   来源: 公安海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黄绣球   妇女解放思想   新女性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黄绣球》中新旧女性形象的分析,尤其是对新女性代表人物黄绣球的剖析来观照作者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在近代进步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颐琐由过去冷静的旁观者转化为热情的出谋划策者,积极的指路人,认为妇女只有通过放足,受教育,走向社会,才能有新的出路。颐琐的新型妇女观为以后的探索者开辟了道路。
从《黄绣球》看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
作者: 童琼   来源: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黄绣球   妇女解放思想   新女性  
描述: 本文旨在通过《黄绣球》中新旧女性形象的分析,尤其是对新女性代表人物黄绣球的剖析来观照作者颐琐的妇女解放思想。在近代进步文化思潮的影响下,颐琐由过去冷静的旁观者转化为热情的出谋划策者,积极的指路人,认为妇女只有通过放足,受教育,走向社会,才能有新的出路。颐琐的新型妇女观为以后的探索者开辟了道路。
晚清侠义小说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张晓培   来源: 济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清   意识觉醒   侠义小说   女性形象  
描述: 、对“三言”“二拍”、《金瓶梅》以及《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等等,但是人们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所谓名著名作上,而对晚清侠义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极少。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从晚清侠义小说女性形象切入进行
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其传统再构
作者: 刘堃   来源: 南开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学   晚清   女性形象  
描述: 晚清(1840—1911)可以被描述为一个“被全球化”的时代,由于资本主义扩张、帝国主义以及知识和实践的全球流通,中国被“抛入”世界之中并与异质文化频繁接触、对抗和互动。此时国家/民族/个人身份都
“我”的出走与回归:晚清新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朱秀梅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出走   新小说   女性形象   回归  
描述: 晚清新小说塑造了众多与传统迥异的女性形象,集中呈现了晚清女性生活的新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女性对自我的体察与感悟。从"我"之初现,到被"大我"淹没的"我",到歧路上畸态的"我",再到对"旧我"的皈依,晚清新小说的女性形象对作为个体的"我"的认知走过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
“我”的出走与回归倡:晚清新小说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 朱秀梅   来源: 菏泽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晚清   出走   新小说   女性形象   回归  
描述: 晚清新小说塑造了众多与传统迥异的女性形象,集中呈现了晚清女性生活的新因素,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女性对自我的体察与感悟.从“我”之初现,到被“大我”淹没的“我”,到歧路上畸态的“我”,再到对“旧我”的皈依,晚清新小说的女性形象对作为个体的“我”的认知走过了艰难的探索之路,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