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晚明】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晚明畅销书:女性诗歌选本《名媛诗归》
-
作者:
王翼飞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媛诗归
晚明
钟惺
女性诗歌
-
描述:
《名媛诗归》是明末出现的一部辑者名为钟惺的女性诗歌选本。认为钟惺为编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名媛诗归》中的论诗评诗的确体现出了竟陵派的诗学观念。《名媛诗归》虽然显示出晚明男性对女性文学的重视,但仍是从男性视角出发所作的女性诗歌批评,仍未脱离传统性别观念的束缚,并且对女性德与才的评价存在明显的矛盾。
-
《鸾鎞记》与晚明才女文化
-
作者:
马珏玶
来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宪祖
鸾鎞记
晚明
才女文化
-
描述:
明代中后期女性文学蓬勃发展,特别是江南地区才女文化的发达,不仅给文坛注入了活力,也为男性文人创作佳人故事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叶宪祖《鸾鎞记》不仅成为晚明女性、特别是知识女性生活的艺术剪影,而且在明末演出亦颇受欢迎,直到清初还在搬演,舞台影响力可见一斑。
-
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探析
-
作者:
柳素平
来源: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空间
非家庭知识女性
晚明
-
描述:
晚明时代家庭知识女性和非家庭知识女性分别生活在两种界限分明的生存空间中,前者公共空间私人化,后者私人空间公共化,尤其是后者,对非家庭知识女性产生极大影响。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主要包括城市、市井、青楼等公共场合和官吏、士风、市民口味等与非家庭知识女性生活关系密切的人和事。晚明非家庭知识女性的生存空间有其特殊的生成背景,这些背景和生存空间一起,对晚明这些知识女性的文学修养、艺术才华、气质韵味、价值理念产生着作用。
-
论叶小鸾和她的诗歌创作
-
作者:
林晓玲
来源: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叶小鸾
诗歌
晚明
-
描述:
晚明时期,吴中女性文学兴盛。出生于午梦堂文学世家的叶小鸾以其富有才气的文笔为后人称道。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诗歌,内容主要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和题画诗,总体风格尚情贵真,哀感雅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沈宜修的“德才色”与叶绍袁的女性“三不朽”
-
作者:
聂祖玉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三不朽
晚明
沈宜修
新型才女
-
描述:
晚明新型才女的出现,以及新才女观的流行,对于明清女性文化的繁荣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这种新型才女及才女观主要体现在江南的才女文化中,吴江叶氏家族女性文化便是其中的典型。本文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于叶氏家族女性文学团体的主角沈宜修及其男性支持者叶绍袁的考察,进而作出个案研究,分别对沈宜修的新才女实践及叶绍袁的新才女观念进行梳理,并简要分析作为新型才女沈宜修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以期对沈宜修这位新型才女典范做更全面、更清晰的了解。文章序论从晚明商业、文化思想、及女教等方面阐述了新型才女出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第一章,
-
论晚明女诗人群落分布与创作特征
-
作者:
李圣华
来源: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特征
群落分布
晚明
明清诗文研究
女性诗歌
-
描述:
晚明女性诗坛崛兴,女诗人不仅振兴闺秀诗坛,而且争衡大家,以其卓绝的诗歌才华,创造了中国女性文学史上一段辉煌的历史。本文考察晚明女诗人的群体分布与构成、时代文化心理、诗歌创作艺术,揭现了晚明女性诗坛的概貌和诗歌创作特征。
-
晚明吴江叶氏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张清河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午梦堂
晚明
文学世家
吴江叶氏
女性文学
-
描述:
晚明女性文学的兴起,成为最近明清文学的治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晚明女性文学,尤其集中在环太湖一带的吴中地区的“文学世家”群体中,吴江叶氏“午梦堂一门”是其中的范型。本文的要旨是通过对这一文学现象作全面、细致、深入的背景考察,进而作出个案研究,分别对明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沈宜修、明代第一女词人叶小鸾、明代第一女剧作家叶小纨的诗、词、曲的经典化贡献予以论述,以期揭橥午梦堂女性对明清女性家族文学发展所具有的开创性价值所在。全文共六章。 第一章,从心学、文学与女学在晚明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变,探讨吴中女性文
-
柳如是作品研究
-
作者:
孙茜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诗文
晚明
名姝
女性文学
-
描述:
柳如是幼年被鬻为妓,堕入风尘,一生坎壈曲折,受尽屈辱与折磨,却始终自尊自励,诗文艺事,斐然华章,其高风亮节尤让同代道貌岸然的士大夫文人赧颜。然一代旷世才女的传奇人生和诗书才华,却因出身和夫婿的原因被刻意埋没,直至数十年前尚鲜有人知。陈寅恪《柳如是别传》出版之后,情况有了较大改观,但对柳如是作品的研究依然薄弱。有鉴于此,本文以柳如是诗、词、赋及尺犊为研究对象,力争从宏观的角度对现存与柳如是相关的史料进行全面梳理考察,对柳如是作品的流传情况,艺术特征,精神内涵及与时代、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系统的
-
徐媛诗歌研究
-
作者:
周云汇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徐媛
《络纬吟》
吴中
晚明
女性自我
-
描述:
徐媛(1560-1619),字小淑,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万历年间闺秀女诗人,太仆徐泰时女,副使范允临妻。著有《络纬吟》十二卷,《明史·艺文志》著录。诗歌与寒山陆卿子唱和,并称“吴门二大家”。 本文试图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通过对徐媛别集《络纬吟》中诗歌作品的细读,联系晚明社会、文化史相关内容和吴中地域文学传统的承继演变,探讨以徐媛为代表的明清江南闺秀才女文学作品中与以往女性创作不同的特色和体现出的矛盾性,以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透过女性创作与交游的表面探讨女性文学传统自身发展的规律,对晚明开放风气
-
男性话语观照下的女性叙事——从《午梦堂集》看晚明上层家族对儒家话语权威的超越
-
作者:
秦晓红
刘秀丽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权威
女性作者
男性话语
家族
社会性别理论
观照
晚明
女性叙事
《午梦堂集》
儒家
-
描述:
本文通过对《午梦堂集》这一叶绍袁所编而多出自家中女性手笔的诗文集的分析,运用叙事学、社会性别理论和范畴,特别探讨了叶、沈一家特别是其中的女性作者们是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对儒家话语权威进行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