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闻报道】搜索到相关结果 31 条
-
关于传媒中的女性主义研究
-
作者:
孙杨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女性歧视
传媒业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报纸
电视
-
描述:
该文旨在研究国内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的问题.作者在考察了国内大量媒体有关女性问题的报道后发现,国内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形象扭曲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以陈腐的封建观念贬损、侮辱女性的新闻报道;2、以时髦的消费观念关注、"售卖"女性的新闻报道;3、中
-
女性,要当心着被物化的陷阱
-
作者:
质数
来源:
羊城晚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女性回家
家庭生活
家务劳动
有性
电视广告
监测报告
陷阱
女性形象
男性
-
描述:
女性,要当心着被物化的陷阱
-
网络体育新闻中的女性形象呈现
-
作者:
李小健
来源:
新闻战线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主题报道
文化传播
体育新闻
媒介素养
引导功能
娱乐形式
门户网
新闻传播领域
女性体育
-
描述:
。因此,文章通过对网络新闻中女性主义形象的分析,对问题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旨在逐渐提升网络体育新闻中女性的整体形象。体育新闻报道是新闻传播领域中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不同体育新闻赛事的分析可以呈现主题报道,充
-
媒体新闻报道中如何重建女性意识
-
作者:
吴军华
来源:
青年记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女性意识
中国妇女
直接影响
大众媒体
舆论导向
女性报道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重建
-
描述:
今年在北京举行的第37届国际比基尼小姐大赛启动仪式上,佳丽们穿着京剧元素的比基尼进行展示,轰动舞台现场。这组惊艳的照片也在网络上热传,有的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创新,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糟蹋国粹。中国妇女报以《当京剧遭遇比基尼……》为题评论:"面对各种以比基尼美女为名的炒作,如果我们对其熟视无睹,那么这种行为就会肆无忌惮,继续误导公众,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①在如今这个信息发达的全媒体时代,媒体肩负着舆论导向的重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世界观的形成。
-
吴小莉:父亲是我人生的“咨询导师”
-
作者:
邢银田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新闻报道
新闻线索
吴家
吴小莉
香港凤凰卫视
对我说
知识改变命运
新闻主播
副台长
-
描述:
吴小莉,中国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兼新闻主播。在观众眼中,吴小莉代表着精干的职业女性形象,采访的人物遍及政商界。每到一处,她留下的不仅仅是新闻报道,更是她成长的印记,是她将众多特性融于一身并逐渐
-
北欧传播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
-
作者:
杨瑞明
来源:
国际新闻界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电视节目
妇女形象
传播学研究
女性主义视角
女性受众
大众传媒
非虚构性
大众传播研究
女性形象
-
描述:
北欧传播研究中的女性主义视角□杨瑞明本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大众传播业在北欧国家(瑞典、丹麦、挪威、芬兰)的繁荣发展,北欧的大众传播研究也不断兴盛,在国际传播学领域中显出重要的区域性特色。北欧的女权主义思想和妇女解放运动由来已久并富成果,处于此社会环...
-
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探论
-
作者:
罗文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性别歧视
不合理现象
女性主体意识
女性歧视
妇女发展
女性形象
纸媒体
主流报纸
健康发展
-
描述:
在当今的报纸媒体中,尽管突出女性的报道比比皆是,女权主义也是方兴未艾,但有些新闻报道却以其更复杂和更隐蔽的方式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歧视女性。我们时时可以从传统贤妻良母、现代漂亮花瓶的女性形象中,嗅到
-
“女强人”称谓欠妥当
-
作者:
闻文
来源:
新闻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社会发展
中国传统
女人味
女强人
股份有限公司
自立自强
总经理
传统观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强人”称谓欠妥当工人日报5月4日在一篇报道中说:女劳模众口一词,拒绝“女强人”这一称谓。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玉玲认为,社会上普遍认为男性的成功是理所当然,而女性似乎难得有所建树,“女强人”一词,反映了社会对男女不同的期望和评价,在一定程序...
-
女性新闻形象的扭曲与改变
-
作者:
汪小星
来源:
新闻三昧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道德
监督机制
媒体管理
社会新闻
隐私权
劳动妇女
名誉权
女性形象
-
描述:
社会新闻又被称作“软新闻”。近年来,各个城市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甚至超过了某些热播电视连续剧。然而,社会上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和情绪在无形中也被带入社会新闻节目里,反作用于社会心理,妨碍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进程。关于这点,在社会新闻对女性题材的报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下面我们以最近开播的江苏卫视的社会新闻栏目——《1860新闻眼》为例,来看看电视社会新闻是怎样反映女性的社会处境和生活面貌的。
-
电视对女性符号的男权阐释
-
作者:
郑妍
来源:
视听界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闻报道
男性话语
荧幕形象
女性符号
频道专业化
男权中心
中国妇女
形象塑造
大众传媒
拟态环境
-
描述:
《中国妇女》杂志在2001年上半年针对女性,策划、组织了有关女性和大众传媒的问卷调查,当问到“您是否认为大众传媒存在对妇女的偏见时”,81.96%的人认为“存在”,认为“不存在”的仅占9.02%,还有7.69%的人表示“没有感觉”。从这一数据中,可以看到今天的大众传媒仍然是男性话语占据着主流地位,对女性的形象塑造和符号认知也仍然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打上了男性话语的烙印。本文主要对电视上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以考察男性话语系统中女性荧幕形象的塑造和诠释。荧幕上的女性形象塑造女性形象是电视荧幕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