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从寻找男人到寻找自己:浅评张欣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戚国华
来源:
青岛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浅评
社会转型期
女性意识
张欣
男权意识
新女性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小说
-
描述:
最近读张欣的《冬至》(1993),爱又如何)(1994)《致命的邂逅》(1995)这三部不同时期的中篇小说,颇有感触.张欣立足于女性自身,以女性的婚姻生活为题材,真实地描绘了社会转型期女性的情感生活经历,具有比较明显的性别意识.在这三部小说中,她批判男权意识和男权中心,突出表现了女性的自尊、自重、自强、自信,自觉维护女性自身的权利,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世界.这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告诉读者:女性要获得真正的自身解放,不必幻想,寻找男人来幸福自己,重要的是寻找自己,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
-
台湾女性生存现实的形象写照——评赵淑敏《惊梦》中的婚恋小说
-
作者:
王敏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赵淑敏
自尊自立
《惊梦》
传统观
新女性
女性生存
女性形象
婚恋观
台湾社会
-
描述:
台湾作家赵淑敏女士的短篇小说集《惊梦》,以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社会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从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中可以探求台湾女性生存的现实和情感心理的轨迹。 一、自尊自立的新女性 现代女性解放的含义有二,首先是“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其次是“女人”,与丈夫有同样尊严又有性别差异、需求的“女人”。台湾的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妇女的个性独立成为可能。而台湾社会男女思想解放的不同步,又使女性的独立生存面临困境。妇女经济上的独立和地位的提高,是女性的初步解放;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才能实现真
-
“五四”以来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衍变、发展略论
-
作者:
洪永春
来源: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女作家
女性意识
理想爱情
发展略
女性题材
女性主体意识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女性形象
-
描述:
女性作为创造人类文明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她们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自“五四”以来,尤其到了文革后的新时期,关于女性题材的小说日益受到广大女作家的独衷和青睐,而且以她们富有实绩的艺术成就,形象地记录了中国现代女性的主体意识从觉醒、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动态化的人生历程。
-
漫谈日本男人、女人及其家庭(四)
-
作者:
郝素岩
来源:
日语知识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运动
老年男性
日本妇女
妇女地位
大男子主义
日本
志愿者活动
家庭
新女性
妇女组织
-
描述:
漫谈日本男人、女人及其家庭(四)锦州医学院郝素岩9.(男性的社会与男性的悲哀)。这样的话,我们中国人听起来似乎感到诧异,不过若在日本呆上一些时候,就会慢慢地熟悉,并且认同了这种说法。记得我第一次听说这句活的时候,曾感到很惊异,那是刚到日本不足半年的时...
-
20世纪女性文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评王春容著《新女性文学论纲》
-
作者:
杨光
来源:
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20世纪
文学论
女性意识
史论结合
女性文学研究
框架结构
情意性
新女性
形象性
-
描述:
虽然,五四以来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关于女性文学研究的论著浩如烟海,但是对新女性文学全方位地进行史论结合之研究者却不多有。值得庆贺的是,近期由辽宁大学出版社推出的王春荣教授新著《新女性文学论纲》,堪称是一部现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力作,其有如下三个引人瞩目特点。 第一,不为旧识所囿,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不消说,《新女性文学论纲》中供鉴并引用了大量前人的论著材料,但作者却不为其所束缚,且能独立和富有创造性地驾驭它们,从中找出自己的理论方向,踏出自己的研究之路,有些地方有所创造和建树。首先,概念的界说力求准确而
-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
-
作者:
何莲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沦陷区文学
张爱玲
职业妇女
个性解放
市民社会
苏青散文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市民阶层
-
描述:
女性气韵:素手绘凡俗──苏青散文品格初论何莲芳50年前,苏青曾与张爱玲齐名,现在,海内外张爱玲热在逐渐升温,而苏青依然默默无闻,一生孤独蹇运偏又才华过人的苏青,生前热闹忙乱,身后凄凉无奈,为文恰值乱世,扬名不得其时。今天,由于其人其作的独特品格与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