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新女性」与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觉派研究
作者: 彭小妍   来源: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菁英   新感觉派   通俗文化   海派论战   新女性  
描述: 二、三○年代上海出现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刘呐鸥(1900-1939)、穆时英(1912-1940)、施蛰存(1905),继承了创造社开创的色慾小说传统。但郁达夫和张资平除了短篇以外,更擅长中长篇悲剧色彩作品,新感觉派则完全以短篇见长,作品节奏轻快,创造了一种以情调(mood)?主的轻薄短小作品。这种创作形式应该和这类作品经常在通俗杂志上刊登有关,例如《良友》画报和《妇人画报》。更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主题上的变化:相对於创造社的色慾解放/国族解放想像,新感觉派作品则淡化(或忽略)国族想像,侧重描写都会人生的色慾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
作者: 孙树林   来源: 日本学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枝和子   女主人公   生理机能   女性意识   现代日本社会   男人们   日本女性   新女性   女性文学   小说  
描述: 当代日本女性文学中的反"母性"问题及其他大连外国语学院孙树林二次大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政治的趋于民主,安定的社会环境,以及大量西方现代思潮的不断涌入,使日本社会的文化意识及人们的价值观念等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在这种多元化的丰富多采的社会文化背景下...
女性的寻找(从丁玲创作看现代中国女性的心路历程)
作者: 周凌玉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整个世界   丁玲创作   妇女解放   现代女性意识   中国女性文学   女性自我世界   寻找自我   新女性   男性世界   女性自我意识  
描述: 女性的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女性自我世界,即精神世界,女性的主体世界;另一部分是物化世界,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组成,是女性参与的对象世界。女性寻找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女性自我世界、男性世界、整个世界。这一寻找过程,交织着现代女性对自我的确认与超越,对男性世界的认同与排斥,对外部世界的参与逃避的精神矛盾,呈现出复杂的女性意识。而伴随并体现这一“寻找”的女性文学,则忠实地记录了现代女性意识的变幻历程和复杂的构成。
生活的变革与女性的困惑——谈庐隐、刘索拉的女性形象
作者: 刘新华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形象   现代生活   生活态度   文学作品   类形象   新时期文学   新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二十世纪  
描述: 二十世纪的中国,虽然不同于西方高度发展的工业社会,但它已经面向世界,在自己特殊的历史土壤中,出现了复杂的现代生活变革。这种变革改变着中国人传统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也使新文学作品中出现了一类新的人物形象——困惑的现代人形象。这类形象不只一般地困惑于生活的具体问题,而是进入到人的本体思索,执着于“人”的困惑.以这种困惑为性格主要特征的女性形象,五四时期展露头角,新时期文学中得到进一步表现。庐隐、刘索拉属于尤其关注现代女性生活的女作家,她们的小说《或人悲哀》与《蓝天绿海》可作为描写困惑的现代女性形象
追求女性人格的完美——略论尤尼娜小说中当代“事业型”新女性形象
作者: 周晓明   来源: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女作家   女性价值   自身价值   女性人格   新女性   事业型   职业大学学报   家庭   小说  
描述: 在苏俄(指前苏联)当代文坛上,涌现出一批女作家,她们的作品以写妇女生活为多,表现出女作家特有的切入生活的角度和审美观,其中,柳博芙·尤尼娜就是富有代表性的一位。她自70年代以来,创作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气息和鲜明女性特色的作品。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读者。她的主要作品有:《独居女人》、《一张前线的照片》、《十二天》、《女厂长》、《民警大尉库兹米切娃和她的好友纽拉》、《飞来横祸》等。在这些作品里,作家塑造了一组“事业型”新女性的形象,这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