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68 条
-
老上海与新女性情爱主题之双重书写——论王安忆十年创作之先锋性与通俗性
-
作者:
郭华
来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安忆
先锋
旧上海
新女性
通俗
-
描述:
老上海与新女性间的情爱主题在王安忆笔下是个说不尽的话题。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恋”到90年代中期《叔叔的故事》,旧上海主题与新女性探求自身出路,主要以情爱进行沟通。十年创作伴随西方思想解放大潮与本土中国传统文化市场及商品经济应运而出,明显带有先锋性与通俗性双重属性,是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并适应百年中国女性文学内在节奏在上个世纪末客观出现的先锋与通俗文化的分流和抗衡而进行的文本试验的必然,对我们重读一个作家和一段文学时期的女性写作具有深远意义。
-
从女性主义视角看丽莲·海尔曼五部剧作中的女性人物
-
作者:
张明花
来源:
聊城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
母代父权
新女性
女性主义
第二性
-
描述:
美国女剧作家丽莲·海尔曼在其五部戏剧《儿童时代》、《小狐狸》、《丛林深处》、《守望莱茵河》和《秋园》中描绘了祖母、母亲、女儿三代女性人物在父权社会中的生活境况,在父权家庭中的地位,对父权的不同态度以及对女性自我的寻求。本论文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以上三代女性人物。本论文包括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回顾了五部戏剧所取得文学成就,对前人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论点。第二部分是论文主体,由三章组成。第一章主要写祖母一代女性,她们始终生活在父权的阴影中,心甘情愿充当着父权秩序的维护者,有意无
-
从道德谴责到法律审判: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席上珍自杀案研究
-
作者:
刘曼丽
来源:
上海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公道
法律审判
自杀
女子教育
新女性
-
描述:
1922年发生在上海《商报》馆的席上珍自杀案,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席上珍委托《商报》经理汤节之买卖股票,因投资失败而自杀。尽管也有将席上珍的自杀归于她自身的原因,及兴起的女子教育的缺陷,但社会舆论多谴责汤节之,认为是他诱使席上珍委托他买卖股票,是他不遵守商业道德的“诈欺取财”,逼死了席上珍。在妇女组织、同乡会等社会团体为席上珍喊冤、从道德上谴责汤节之,呼吁对汤节之绳之以法,在这样的社会舆论呼吁和帮助下,汤节之被告上法庭。在对汤节之长时间的法律审判过程中,控辩双方围绕汤节之是否有罪,进行了反复辩
-
李善熙小说的女性意识研究
-
作者:
韩美花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家父长制
新女性
贤妻良母
逃脱欲望
-
描述:
李善熙是1930年代刚刚起步的现代女性文学作家。她采用能表现出女性自我的多样题材和细腻的描写生动的表现出当时女性生活。作者越北之前留下了数十篇散文和小说其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本文注重李善熙小说中体现的问题,通过女主人公解决矛盾的方式来导出当时家父长制社会中的女性意识。本文首先简单了解对作者的创作观影响较大的个人及社会背景。作为一名现代女性,作者的亲身体验与生活上的纠结自然融化在她的作品里。为了对李善熙作品的深入分析,把女主人公的问题意识大致分为力争摆脱日常生活的女性意识,受害女性的自我意识,家父长制社会中的
-
爱德娜:一位孤寂的新女性
-
作者:
叶富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征
孤寂
觉醒
新女性
爱德娜
-
描述:
凯特.肖班的长篇小说《觉醒》于1899年出版后,因涉及女性自我意识及性意识觉醒等在当时传统价值观中很敏感的问题而遭到广泛的非议。半个世纪以后,评论界对肖班的作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评价。作为一位女性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和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历史地位随着世界妇女解放运动的掀起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觉醒》的主题对于传统评论家来说是很敏感的,但它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故事的女主人公爱德娜是一位中产阶级妇女。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舒适,无须为收入和支出操心。结婚六年后,她开始思考她生存的意义和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
-
困境与悲剧——《离婚》中两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刘丽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旧道德与占据垄断地位的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勇敢地踏上寻找自我的征程,却以失败而告终。
-
困境与悲剧——《离婚》中两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
-
作者:
刘丽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因袭了几千年的封建旧道德与占据垄断地位的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勇敢地踏上寻找自我的征程,却以失败而告终。
-
《离婚》:管窥三十年代中国女性生存的困境与悲剧
-
作者:
刘丽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生命意识
《离婚》
困境
悲剧
新女性
-
描述:
老舍小说《离婚》中刻画了两组女性人物形象:一组是生命被男权中心社会肆意践踏,生命意识淡化乃至沦丧的旧女性;一组是女性生命意识在生存与精神压迫的双重困境中突围、挣扎着醒来的新女性。在封建旧道德与男权文化的压迫下,她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人生悲剧:前者背负沉重的生命之枷以致被侮辱被损害;后者虽然发现了自我,并企图寻找自我,仍以失败而告终。
-
新女性:五四妇女的自我解放
-
作者:
彭小妍
来源: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叙事模式
妇女解放运动
解放
新女性
自我解放
妇女自主
-
描述:
民国初年,中国女性意识到她们应该和男人一样,成?独立自主的人。女性开始争取受教育、继承财产和婚姻自主的机会。许多杂志专事处理妇女问题,着名学者和一般读者都纷粉?文,讨论妇女独立自主的相关议题。
中国现代女作家个起於这样的文化环境中,自然发展出足以反映时代的写作特性,例如妇女解放的呼吁、女性在性问题上的觉醒、对教育的渴望、经济独立等等。本文探讨二、三○年代崛起的三位女作家如何表达这种心声。白薇(1894-198?)、庐隐(1899-1934)、冯沅君(1900-74)当红之时,和冰心及丁玲齐名,但日後却?读
-
塑造家庭与职业新女性:陈衡哲家书及创作研究
-
作者:
胡芳
来源: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教育
男女平等
新女性
造命
陈衡哲
-
描述:
"五四"时期,西学东渐,女学风行,陈衡哲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下,具有了开放的思想观念、博大的胸襟情怀、高远的文化视野和辩证的科学思维。陈衡哲关注现实人生,她摒弃闺阁幽怨,既不安命也不怨命,自信坦荡地阐述顽强拼搏的"造命"观,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