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试论茅盾的都市女性书写
作者: 刘姗姗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旧女性   独特价值   新女性   时代女性   都市女性  
描述: 茅盾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大致经历了从“旧女性——新女性——时代女性——都市女性”的艺术探索过程,最终在塑造都市女性时达到了女性书写的理想境界。其形象内质趋于丰厚,叙述方式臻于老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都市女性书写特质,为中国现当代都市文学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新女性」与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觉派研究
作者: 彭小妍   来源: 中国文哲研究集刊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菁英   新感觉派   通俗文化   海派论战   新女性  
描述: 二、三○年代上海出现新感觉派,代表人物?刘呐鸥(1900-1939)、穆时英(1912-1940)、施蛰存(1905),继承了创造社开创的色慾小说传统。但郁达夫和张资平除了短篇以外,更擅长中长篇悲剧色彩作品,新感觉派则完全以短篇见长,作品节奏轻快,创造了一种以情调(mood)?主的轻薄短小作品。这种创作形式应该和这类作品经常在通俗杂志上刊登有关,例如《良友》画报和《妇人画报》。更值得注意的是作品主题上的变化:相对於创造社的色慾解放/国族解放想像,新感觉派作品则淡化(或忽略)国族想像,侧重描写都会人生的色慾
菊池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以《珍珠夫人》和《新珠》为中心
作者: 陈晓芝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珍珠夫人   菊池宽   新女性   新珠   女性形象  
描述: 从大正九年六月九日开始,到十二月二十二日,菊池宽的《珍珠夫人》在《东京日日新闻》和《大阪每日新闻》两份报刊上连载。《珍珠夫人》打破了传统家庭小说的模式,受到了读者的热捧。之后,菊池宽又创作了《新珠》。在《新珠》里,拥有美貌却性格迥异的三姐妹,可以说是大正时期女性的缩影。这些女性都是什么样的呢?作者又为什么设计了这样一群女性形象?本文着力于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诸多的日本文学作品里,女性都是作为男性的附属而出现,是受压迫的形象。但在《珍珠夫人》和《新珠》里,女性都是主角。通过研究这两部作品,不仅可以深化理解
差异与冲突——《吉吉,我们中的一个》中的不同阶层女性形象对比分析
作者: 周艳梅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冲突   魏玛共和国   新女性   传统女性   差异  
描述: 18世纪中期大部分德国女性仍以照顾家庭为主。19世纪妇女运动以来,女性在政治、教育和工作等方面慢慢获得更多的自由与权力。20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即“新女性”。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女性,新女性们穿着时尚,打扮时髦,思想开放,有着自己的工作并且追求独立、平等和自由。在她们看来,家庭、事业和婚姻都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她们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独立,但实际上,她们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仍然受到传统枷锁的束缚。     作为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一位女性作家,伊姆加特˙科伊恩本身也是“新女性”的代表人物。在她的著名的两
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女性形象分析——以《吉尔吉,我们中的一个》中的女主人公为例
作者: 周晓玲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姆加德·科伊恩   《吉尔吉   魏玛共和国   新女性   我们中的一个》  
描述: 德国妇女运动始于19世纪40年代,市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妇女都投身其中,成立了许多妇女组织,提出了各自的运动主张,为争取男女平权共同奋斗。至20世纪初,妇女运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女性终于获得选举权、受教育权和工作权,这为“新女性”的产生奠定了社会基础。 “新女性”是产生于魏玛共和国时期的一个概念,新女性们打扮入时、洒脱不羁,不同于以往的女性,她们追求独立、平等与自由,对事业、家庭与婚姻有自己的见解,渴望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伊姆加德˙科伊恩是德国魏玛共和国末期的一位女作家,本身也是一位新女性。她擅长以女性的
王尔德戏剧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作者: 李洪连   来源: 青岛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尔德   戏剧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维多利亚时期,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未使英国的女性地位得到提高。传统的女性观禁锢了女性的发展。先进的女性思想的萌芽引发了以追求自由平等为目标的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其影响广泛,尤其表现在文学方面。作为英国19世纪末著名的诗人、戏剧家、艺术家及唯美主义运动的倡导者,王尔德敏锐地意识到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变化及发展需求。因此,他在戏剧中塑造的女性形象个性鲜明,思想先进,已具备了“新女性”的一些特征。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她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女性角色,而是或勇于主动追求所爱、或努力争取自由、追求平等权利等。此外,还有一
被遮蔽的另类现代性:鸳鸯蝴蝶派言情小说新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常丽娟   来源: 新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鸳鸯蝴蝶派   言情小说   现代性   新女性   传统文化  
描述: 本文试图在现代性的视域背景下,对长期以来遭到压抑和否定的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通俗小说进行客观的思考,通过对鸳蝴派言情小说中新女性形象的分析,来考察中国现代化的曲折进程﹑中国文化的转型历程,以及新旧过渡时代中国社会的历史风貌。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从鸳蝴派言情小说中的唯情主义倾向来探讨女性意识的觉醒,并从历史上探寻新女性形象的源头及发展轨迹。二.对鸳蝴派言情小说中出现的三类新女性形象进行解读即:具有社会革命意识的女性﹑豪放欧化的“自由女”﹑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女学生“,由此探讨该派作家们的文化选
论弗兰克·诺里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曾绛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弗兰克·诺里斯   家中天使   新女性   女性形象   双性气质女性  
描述: 弗兰克·诺里斯(1870-1902)被誉为美国19世纪自然主义文学运动的先驱和跨世纪美国艺术与思想转型的试金石。作为一名坚持创作源于现实生活的作家,诺里斯关注女性社会角色、女性觉醒等世纪之交的热点问题,并将之作为其作品的重大主题,贯穿于其创作生涯。本论文以诺里斯的三部长篇小说为文本,参考诺里斯评论文章、传记、书信集和评论集,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视角对诺里斯小说塑造的女性予以重新审视,从而指出诺里斯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复杂多样,但总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家中天使、新女性和拥有双性气质的女性。这三种类型突显出诺里斯女性
民初新女性形象建构:以《女铎》为中心的分析(1912-1922)
作者: 玛丽亚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亮乐月   女铎报   新女性   广学会  
描述: 清朝灭亡后,当中华民国的成立终结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一小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女性离开她们安逸的家庭,卸下装饰,推翻传统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义。为使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并将女性带入公众的视线,她们勇敢地闯入所谓的男人们的世界,并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这样一个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的国家。《女铎》是其中一种方式。作为一份妇女刊物,它最早在广学会的赞助下在上海发行。其目的是传播基督教有关道德观念、妇女责任等问题的观点,介绍资产阶级妇女地位的提升。在西方宗教和道德观的影响下,《女铎》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将对于家庭事务的担
民初新女性形象建构:以《女铎》为中心的分析(1912-1922)
作者: 玛丽亚   Luz   María   Cordero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问题   亮乐月   女铎报   新女性   广学会  
描述: 清朝灭亡后,当中华民国的成立终结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一小群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女性离开她们安逸的家庭,卸下装饰,推翻传统中国社会对于女性的定义。为使别人听见自己的声音并将女性带入公众的视线,她们勇敢地闯入所谓的男人们的世界,并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这样一个正在经历快速变化的国家。《女铎》是其中一种方式。作为一份妇女刊物,它最早在广学会的赞助下在上海发行。其目的是传播基督教有关道德观念、妇女责任等问题的观点,介绍资产阶级妇女地位的提升。在西方宗教和道德观的影响下,《女铎》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将对于家庭事务的担
< 1 2 3 ... 21 22 23 ... 31 32 3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