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新女性】搜索到相关结果 329 条
-
担当联结者的新女性——解析《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
-
作者:
高敬
石云龙
来源: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
霍华德庄园
E.M.福斯特
新女性
联结
-
描述:
E.M.福斯特在《霍华德庄园》中向读者展现出英国社会在20世纪初经历工业化时期产生的纷繁的社会矛盾。在为各种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尝试过程中,作者成功塑造了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这一新女性形象,试图通过她来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文明、精神文化与物质文明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这三个维度的联结。女性不再拘泥于家庭的藩篱,地位提升,甚至成为解决社会矛盾的突破口。赋予女性如此重任,表现出福斯特对于新时代女性作用和地位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
电影《神女》的女性主义解读:女性的命运与反抗
-
作者:
毕佳敏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
神女
妓女
新女性
女性主义
-
描述:
年轻导演吴永刚在1934年携阮玲玉、黎铿、章志直等人给电影界奉献了《神女》这一默片时代的扛鼎之作,电影《神女》不仅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丰碑之一,也同时被左翼影评誉为"中国影坛奇异的收获"。由阮玲玉饰演的阮嫂既是母亲又是妓女同时也是一位接受过知识的新女性。阮玲玉的表演细腻、朴素、自然,演绎了一位命运坎坷、让我们为之叹息的悲剧女性形象。
-
阅读与写作:塑造新女性的方式——以冯沅君创作为例
-
作者:
张莉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阅读
冯沅君
爱情
现代妇女写作
新女性
-
描述:
女高师的经历为来自外省的冯沅君提供了宝贵的阅读与写作资源,在五四运动的热风里,她由一个来自乡下的普通女青年成长为一位女作家。冯沅君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在于以文本的形式,塑造了一系列女学生形象,进而对一代新女性形象进行了宝贵的文学演绎。
-
延安时期外来新女性对陕北妇女解放的积极作用
-
作者:
马慧芳
来源: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社会地位
家庭地位
新女性
乡村妇女
-
描述:
延安时期外来的新女性以其新的女性形象和生活方式不自觉地影响着陕北乡村妇女的主体意识,同时在新女性大力宣传妇女解放理论、积极投身农村扫盲运动、对陕北乡村妇女进行放足、新法接生训练、充当边区政府和妇女群众的桥梁,积极为边区政府制定合理的妇女政策献计献策等一系列努力和带动下,陕北妇女开始走出家门,积极参政议政、参加生产劳动、学习文化,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发生了翻天当地的变化。
-
从《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探析女性主义
-
作者:
周榕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女平等
局限性
新女性
女性主义
婚姻观
-
描述:
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开启女性主义先河的作品。作者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时代反叛精神和独立人格的新女性形象,并以此表明了作者强调男女平等的价值观和反对金钱至上的婚姻观。但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她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
从《简•爱》到《金色笔记》女性主义的发展解析
-
作者:
徐玉红
孙靖宇
来源:
现代语文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比较
局限
新女性
女性主义
发展
-
描述:
简•爱是女性主义发展第一次高潮时期新女性形象的代表,安娜•伍尔夫是女性主义发展第二次高潮时期被称为“女性意识先驱之作”的《金色笔记》的女主人公。本文通过对两个时期两部作品中的两位“新女性”的女性意识形态的比较,概括出不同时期女性意识的发展特点,指出局限性,并分析其原因。
-
为爱而爱的新女性:论《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
-
作者:
滕冰冰
来源:
安阳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尊
伊丽莎白
独立
新女性
平等
-
描述:
在18世纪的欧洲,奥斯丁塑造了伊丽莎白这样的新女性形象,传达了觉醒中的新妇女意识.尤其在爱情和婚姻方面,伊丽莎白凭借自信自尊的性格特点、独立自主的反抗意识和平等自由的爱情追求最终获得了胜利.
-
New Woman Fiction and Fin De Siècle Urban Commodity Culture
-
作者:
陈音颐
来源:
中山人文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伦敦文学
爱拉狄克森
吉辛
艾美列薇
新女性
-
描述:
「新女性」傳統上被塑照成具有高漲政治意識、主張極端社會改變、及享有社經特權的色彩鮮明的形象,其前衛形象也是建立在超越及區分於大部分普通中下層女性的基礎之上,本文則試圖指山,新女性形象其實相當多面及錯綜,在許多世紀末新女性作家筆下的新女性,是以去極端化、強調其女性氣質和傳統英德、強調其和普通中下階層女性日益合一的形象出現,尤其新女性作爲在現代商品化都市里必須自立生存和工作的獨立奮鬥女性形象,更是濃縮及代表了普通女性進入現代城市空間所而臨機會和危險並存的錯綜經歷。這稱合一性,展現出世紀末都市現代性加速發展的外
-
从浪漫走向世俗的新型女性——《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的性格分析
-
作者:
刘霞敏
来源: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俗
奥斯丁
玛丽安
浪漫
新女性
-
描述:
玛丽安是一个敢于反抗伪善的社会习俗,敢于追求现实的幸福和真正的爱情,希望富裕但又不盲目膜拜财富的新型女性形象,开始关注于经济的思考,最终成为了一个世俗的、现实的女性,而不是以往只关注道德的待字闺秀,突破了以往文学史上那些仅仅依靠美貌加美德而获得美满婚姻的女性塑造的老套。
-
从人文主义角度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女主角:朱丽叶与苔丝狄蒙娜比较
-
作者:
关昕
来源:
贺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狄蒙娜
朱丽叶
悲剧
人文主义
新女性
-
描述:
作为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独一无二的地位.在他的戏剧创作中塑造了很多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女性形象,例如莎翁两部悲剧中的女主角朱丽叶和苔丝狄蒙娜,长期以来倍受人们关注.此前已有众多学者时二者的人物性格和悲剧命运分别做过详细阐述,而文章主要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朱苔两位女主角的形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
1
2
3
...
20
21
22
...
31
32
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