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风雨红颜》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隋媛媛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美国社会   《风雨红颜》  
描述: 根据非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风雨红颜》塑造了美国当代的新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的忍让、屈从和牺牲相反,美国当代新女性强烈要求女性人格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内布拉斯加走出的新女性——从女性主义看薇拉·凯瑟的《我的安东妮亚》
作者: 蒋梅玲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拓荒者   创业   新女性形象   薇拉.凯瑟  
描述: 《我的安东妮亚》是薇拉.凯瑟西部拓荒小说的代表作,作者立足于美国西部拓荒者的生活经历,刻画出了以安东妮亚为代表几位具有自立自强勇于奋斗精神的新女性形象。这些女性自强不息的鲜明性格在今天仍有催促女性奋进的现实意义。
广告:在塑造中颠覆新女性形象
作者: 吴希艳   来源: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20世纪初   男权文化   现代广告   新女性形象   封建传统   个性解放   消费品位   伦理观念   传统女性  
描述: “新女性”这一词汇诞生于20世纪初,是针对因袭封建传统,遵循旧思想、旧伦理观念、旧道德的传统女性而言的,是具有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新的精神风貌和人生态度的女性。她们敬业上进,社交广泛,品位十足,特立独行。在这个“以女性为中心的消费主义”时代,这些拥有独立的经济收入、独特的消费品位以及自由的消费选择的“新女性”理所当然地成为了现代广告的表现焦点之一。但是,由于广告根本不能或者不愿挖掘“新女性”的真实内涵,过分强调女性性别展示的片面表象,因此,广告中所塑造的“新女性”形象也和其他性别形象一样,成了社
新女性形象的中国之旅:一项关于“中国新女性论述本质”的研究——读《“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
作者: 侯杰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大学   中国近代   博士学位   新女性形象   论述   娜拉形象   演变   社会性别史  
描述: 新女性形象的中国之旅:一项关于“中国新女性论述本质”的研究——读《“娜拉”在中国: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变1900s—1930s》
追求女性真正的独立与解放:解读威廉·特雷弗《花园里的婚礼》中德芙拉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榕烽   来源: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追求爱情   里斯   家庭天使   维多利亚时期   爱尔兰   新女性形象   婚礼   花园   旅店   短篇小说  
描述: 威廉·特雷弗(William Trevor,1928-)是当代为数不多的得到全世界认可的爱尔兰短篇故事作家之一。他于1928年5月24日出生在科克郡米切斯镇的一个信奉新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由于在银行任职的父亲经常调职,他在儿童时代常随家人在爱尔兰南部的数个城市之间迁移。1950年特雷弗毕业于都柏林郡的圣三一学院,1958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行为的标准》(A Standard of Behav-ior),但没有获得好评。但1964年的《老朽男孩》(TheOld-Boy)和1965年的《旅店》(The Bo
生存的夹缝与夹缝的生存——曾树生形象再认识
作者: 刘麦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上半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宣   婆媳之间   曾树生   新女性形象   文宜   母子关系   表层意义   《寒夜》   结婚十年   彻心彻骨  
描述: 巴金的《寒夜》总是让人读罢感到一股彻心彻骨的寒冷与窒息。从文本的表层意义上看,它呈现为一个“家”的悲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呈现严重畸变:夫妻之间无话可说,母子(曾与小宣)形同路人,婆媳之间充满敌意,汪与老母亲之间也仅是由陈旧的伦理维系着的那种母子关系而已。在作者营造的悲剧氛围中,一个新女性形象曾树生使得整个文本熠熠生辉,她不同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