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文学研究】搜索到相关结果 333 条
-
非主流文学叙事的生产力
-
作者:
朱生坚
来源:
现代中文学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生产力
主流文学
非主流
底层
文学叙事
少数民族
女性叙事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一当代中国文学的多元化态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态势下,讨论"非主流文学",似乎缺乏清晰的边界,多少有些不合时宜。至于本文作为例证加以讨论的女性叙事、底层叙事和少数民族叙事,都有主流话语的强大支持。在文学创作中,在文学评论和文学研究中,它们都曾经在不同程度上成为热潮。称它们
-
金云楚词文学研究
-
作者:
李丽秋
来源:
韩国学论文集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技巧
官妓
忆秦娥
文学作品
汉诗
文学创作
朝鲜时代
早期作品
文学研究
女性文学
-
描述:
一、绪论金云楚是朝鲜末期的代表性女诗人之一,她出身官妓,后成为金履阳的小室。由于这种身份的特殊性,使她一直都得以持续进行创作。尤其是在朝鲜后期女性大部分都热衷于国文创作的时候,她仍然坚持汉诗创作,并且留下了众多的作品,获得了较高的评价。同时,她还作为主导者之一,积极参与了朝鲜时代唯一的女性诗社——三湖亭诗社的诗作活动,对于朝鲜后期女性文学有着重要贡献。
-
社会性别、文化霸权与文学研究
-
作者:
彭体春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视角
生理性别
女性主义批评
社会性别关系
文化霸权
文学研究
性别研究
文学文本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社会性别概念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95北京世妇会后引起国内普遍关注。最近几年,社会性别研究在国内人文学科渐成显学。社会性别理论的核心概念Gender被译为“文化性别”、“社会性别”、“历史性别”、“性别”或“性属”等,不同的译法已经昭示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相关性,它可以涉入几乎所有人文学科。本文“性别”与“社会性别”通用,但由于“性别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与女性主义批评或女性文学批评混用,本文用“社会性别”概念时仅为起到陌生化效果。两性社会中,社会性别一般指时空维度内文化和社会形成的对生理性别差异及其关系的理
-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21世纪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女权主义
文本
文学特征
女性问题
文学研究
小说
-
描述:
相对于“女权主义”,我提出“后女权主义”,尽管说“后”这一前缀已经令人深恶痛绝,但缺乏这一前缀我们还难以对大量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或命名。在进入21世纪之际,性、性别、女性,这些有区别但也有更多联系的语汇走进大部分作家的叙述视野,这其中,作为对既往性别文化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同时又是世界性思潮对中国影响的结果,“女权主义”的声音似乎格外响亮。但是消费时代的女性问题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加以表现的?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文学中的社会性别想象为什么会在当下被如此“叙述”?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
-
“女权主义”与女性意识的文本表达——对当前小说性别倾向的一种思考
-
作者:
孙桂荣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性别
21世纪
女性意识
消费时代
女权主义
文本
文学特征
女性问题
文学研究
小说
-
描述:
相对于“女权主义”,我提出“后女权主义”,尽管说“后”这一前缀已经令人深恶痛绝,但缺乏这一前缀我们还难以对大量现象和事实进行归纳或命名。在进入21世纪之际,性、性别、女性,这些有区别但也有更多联系的语汇走进大部分作家的叙述视野,这其中,作为对既往性别文化的一种历史性反思同时又是世界性思潮对中国影响的结果,“女权主义”的声音似乎格外响亮。但是消费时代的女性问题究竟是通过何种方式、运用哪些途径和手段加以表现的?其最终结果又是如何?文学中的社会性别想象为什么会在当下被如此“叙述”?可以说任何时期对性别问题的透视
-
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的不足之处
-
作者:
贾春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性别抗争
女性意识
中国
婚姻
家庭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女性主义
-
描述:
杨剑龙在《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撰文指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中国女性文学研究批评缺乏中国的理论与话语。由于东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文学本身的不同,出发点、立足点亦不
-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①新特征及其缺陷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特征
中国女性文学
丁玲
中国现代文学
林徽因
文学史
正确认识
现代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现代女作家
-
描述: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文学的另一半──90年代现代女性文学研究①新特征及其缺陷万莲子虽然,现代女性文学已属“逝去”,但其客观记录着的那个时代女性人生复杂心史,但其蕴藏着的现代巾帼呼之欲出的文学才气与豪气……已执着地浸入我们的心里,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半个多世纪...
-
女性文学五人谈——“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侧记
-
作者:
钱亚光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毕淑敏
北京大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中国妇女
中国女性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国际研讨会
方方
文学研究
-
描述:
为了促进妇女文学的研究,迎接1995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大学英语系、中外妇女文学研究学会、天津文联、《文学自由谈》和《世界文学》杂志社于6月下旬在北京大学举办了第一届妇女与文学
-
世纪之交文学问题杂谈
-
作者:
刘安海
来源: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男性文学
女性作家
民族
科学技术
文学创作
人文精神
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文学研究
-
描述:
我们从事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文学创作、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学消费的需求,归根结底则在于推动文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认为,目前影响、制约甚至干扰文学繁荣和发展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值得文学研究界注意。这里以杂说的形式写下自己的意见,权作引玉之砖。
-
前言
-
作者:
暂无
来源:
欧美文学论丛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班牙语
北京大学
女作家
塞万提斯
西班牙内战
堂吉诃德
文学研究
魔幻现实主义
女性文学
西班牙小说
-
描述:
北京大学的欧美文学研究发轫于"五四"时代,经历了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优秀的传统和鲜明的特色。素以基础深厚、学风严谨、敬业求实著称。尤其是解放后经过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教学和科研力量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