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哀而不怒:《大年夜》赏析
作者: 小马   来源: 初中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下级官吏   纸币   日本文学   文学创作   东京   婢女   小说家   女性形象   短篇小说  
描述: 导言樋口一叶(1872-1896):日本女小说家,生于东京一下级官吏家庭。尽管从事文学创作不到5年,樋口一叶却留下了《大年夜》、《浊流》、《青梅竹马》等中、短篇小说杰作,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奇迹。2004年,她的头像被印在5000元面额的日元纸币上,是日本第一位肖像被印在纸币上的女性。
黑人妇女主义的彰显:《外婆的日用家当》评析
作者: 刘颖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彰显   母亲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小说集   作品   美国黑人   女性形象   艾丽斯·沃克  
描述: 《外婆的日用家当》是美国著名黑人女权主义者艾丽斯.沃克早期的一部作品,收入在作者197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寻找母亲的花园》里。《外婆的日用家当》一文虽然没有宏大、激烈的场面描写,但是却通过一个普普通通的黑人家庭中母女三人的一次会面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艾丽斯.沃克通过短篇小说集
奥斯汀与张爱玲的文学创作比较研究
作者: 虞跃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婚姻观念   女性视角   《傲慢与偏见》   婚姻家庭   文学创作   最终结局   奥斯汀   小说作品   终成眷属  
描述: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两位女性作家都是以婚恋小说闻名于世界,作品刻画出小世界中不同女性形象的情态,影响巨大。简·奥斯汀一生中创作了以《傲慢与偏见》为首的六部小说作品,最终结局都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不但收获了爱情,也获得了金钱,而这就是奥斯汀的爱情观念——在幸福美满的婚姻之中,金钱与爱情是缺一不可的。而张爱玲的小说作品多数是悲惨结局,在她的婚姻家庭题材的文学作品中,描写了数不尽的爱情悲痛
新黑人女性的呐喊: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特点
作者: 武清宇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女性作家   赫斯顿   哈莱姆文艺复兴   美国黑人文学   文学创作   黑人女性   女性文学   黑人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在为美国黑人文学带来一场革命的同时,对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黑人女性作家们通过特点各异的作品,在诗歌、戏剧和小说等文学领域为黑人文化复兴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
书讯
作者: 暂无 来源: 留学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存在主义文学   作家出版社   西蒙娜   社会学专家   文学创作   上海译文出版社   少女时代   生活记录   波伏瓦   海斯勒  
描述: 》记述了波伏瓦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的生活,到她1928年完成高等教育为止。《岁月的力量》回顾她1929年至1945年的经历,从开始就业自立并在文学创作道路上迈出最初的几步,直到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艰难岁月
沉默的歌者:论洛央的文学创作
作者: 于宏   胡沛萍   来源: 西藏文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族文学   作家   艺术世界   现实生活   文学创作   爱情   伦理   中国当代   女性形象   写作理念  
描述: 在当代藏族作家群中,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格央只能算是一个后起之秀。她的作品,在思想上还无法与那些在当代藏族文坛上纵横驰骋、时日已久的文坛"名宿"相提并论;在行文构思、艺术技巧上,也还无法与那些在艺术风格上具备了成熟品格的作家等而视之。但这并不意味着格央的文学创作就没有属于她自己的艺术倾向或风貌特
北乔评论专著《刘庆邦的女儿国》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理论与批评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经验   有机整合   评论   刘庆邦   女儿国   文学创作   乡村女性形象   专著   文学研究   传统文化  
描述: 该书以中国乡村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以纤细的艺术感悟力和坚实的文化创作经验,将文学研究的学术性与文学创作的诗性有机整合,通过对刘庆邦笔下的50多位乡村女性形象的再塑造,呈现了遥远的乡村里最鲜亮的记忆
善缘成韵:阿云嘎小说创作的艺术精神
作者: 宋生贵   来源: 草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小说创作   艺术精神   人与人   蒙古族   文学创作   作品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与自然  
描述: 阿云嘎先生是一位低调的作家。所谓"低调",是就其处世状态而言,特别在涉及一己功利方面。所以,他对自己的创作及作品从不张扬,也不愿意让别人去张扬。这与他的做人风格是一致的。虽然说大千世界,人生万象,各有千秋,但就作家而言,我还是更赏识那些有内涵而不张扬者。我一直有一个比较固执的看法,认为太能张扬的人是做不了作家的,起码不可能成为有气候的作家,更与大作家无缘。
陈染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作者: 程佳莹   来源: 长江文艺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染作品   陈染小说   中心价值   女性意识   文学创作   叙事方式   西方女性主义   自身价值   哲学思考   女性形象  
描述: 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催生下,文学领域逐渐开始对抗男性中心价值,女性文学创作兴起。进入90年代后,在题材和叙事方式上开启了一个拥有女性纯粹话语的时代,更深层面地反映女性“失去牢笼”后追问自身存在,寻求
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星河里:谈叶梅创作
作者: 梁鸿鹰   来源: 黄河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少数民族作家   同质化   国际化   文学创作   星河   中国当代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土家族文化   女性形象  
描述: 今天,人们逐渐开始抱怨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同质化、单调化、一律化了,我们在向中心靠拢、向发达看齐、向国际化致敬的途中无意中发现,实际上我们日益担心不该丧失的一些东西会不会有一天离我们远去.比方,关于这个世界的更为多样化的认识,关于人类发展的规律的认识,关于人对自然、对宇宙的看法,不同民族从来就有着不同的认识.人类的精神世界是无限丰富的,那些少数人群的看法,那些边远地域的经验,应该成为当代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为我们文学书写难能可贵的一部分.
< 1 2 3 ... 13 14 15 ... 27 28 2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