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被压迫“他者”的沉默书写
作者: 秦银国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沉默   他者   文化内涵   生命伦理   库切  
描述: 约翰·麦斯威尔·库切(J. M. Coetzee, 1940-)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第一位两度荣获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的作家。作为南非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所关注的主要是殖民统治和种族隔离状态下南非人的生存境遇。他在作品中所呈现的人物角色大多都是身体、精神或心理失常、甚至是几近失语、无声沉默的弱势群体。瑞典学院曾经这样评价:在关键时刻,库切小说中的人物都是站在他们自己背后,沉默不语,一动不动。也就是说,这些人物置身于殖民主义和种族隔离制度兴与衰的南非社会环境下,身处充满压迫和歧视的困境
女子大学特色文化的探讨
作者: 罗婷   宋兴明   来源: 高校教育管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活动   文化精神   文化内涵   女子大学   特色文化  
描述: 女子大学特色文化,是女子大学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需要深入探讨。它具有女性文化特色以及文化传承性、熏陶性、主体多元性等特征,应从提炼历史文化、融合地域文化、培育文化特色、提高文化主体自觉意识等维度培育女子大学文化精神,可从打造大学文化活动品牌、创新大学文化活动机制等方面,探寻女子大学文化活动的规律。
全文:女子大学特色文化,是女子大学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需要深入探讨。它具有女性文化特色以及文化传承性、熏陶性、主体多元性等特征,应从提炼历史文化、融合地域文化、培育文化特色、提高文化主体自觉意识等维度培育女子大学文化精神,可从打造大学文化活动品牌、创新大学文化活动机制等方面,探寻女子大学文化活动的规律。
谈谈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的性别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作者: 朱常红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审美特征   建筑美学   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藏书楼   建筑   性别  
描述: 这篇论文从性别研究理论出发,认为中国图书馆建筑经历了古代藏书楼和现代图书馆两个不同的阶段,其中,古代藏书楼主要呈现的是中国古代女性美及其文化特征。 “性别”是人们用以自我定义的最为基本的成分之一。性别研究始于西方60年代的妇女运动,80年代后,性别研究者常用“gender”(侧重性别的社会性)替代“sex”(侧重性别的生物性),以显示男女之间的平等。这篇论文从性别(gender)的人类学、社会学意义出发,探讨其在中国古代藏书楼建筑中呈现的性别美及其文化特征。 中国古代藏书楼的建筑大约开始于周代,19世纪末
女权主义与语言
作者: 顾嘉祖   张豫   来源: 外语研究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骚扰   社会性别   张爱玲   性别歧视   语言学概论   文化内涵   女权主义者   女权主义批评   中国女性   性别角色  
描述: 女权主义与语言顾嘉祖张豫美国第一次妇女运动产生在废除奴隶制运动中,当代妇女运动产生在公民权利运动中。女权主义者从“种族歧视”(racism)一词受启发而创造了“性别歧视”(sexism),继而在70年代后,受法国女权主义者西蒙·德·波娃(Simond...
出版者的悲哀
作者: 李文乔   来源: 中国出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工作者   科学文化建设   出版者   王安忆   人类进步   文化内涵   思想道德建设   经济效益   出发点和归宿   女性文学  
描述: 出版者的悲哀李文乔清华大学蓝棣之教授,请求新闻出版署查禁、销毁自己花了长达三年时间主编的一金女性文学丛书。这则消息披露报出后,震惊了整个出版界。缘由是一家素来口碑不搭的出版社,在未征得地选者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更改了一套新编女性文学丛书的全部书名,闪出...
读三本女作家新作
作者: 丹晨   来源: 博览群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女作家   心理成长   女性主义文学   描写   文化内涵   私人生活   长篇小说   作品   女性人物  
描述: 完全是偶然,有三位女作家的新作同时出现在我的案头,都是精彩动人的长篇小说,于是,我在埋头啃完了三块砖头以后,也就有了一点小小的感触。这三部长篇是陈染的《私人生活》,马瑞芳的《天眼》,王旭烽的《南方有嘉木》。它们的共同处都是女性作家的创作,都把女性人物作为独具特色的艺术形象进行描写。《私人生活》着意表现主人公倪拗拗生理、心理成长中的体验、思索和寻求。《天眼》中的南琦是光彩耀目的才女,使学界很多男性黯然失色。《南方有嘉木》中的林藕初、沈绿爱敢说敢做,敢爱敢恨,富有生命活力,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