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命运的轮回
作者: 李丹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九个寡妇》   轮回   救赎   人性   地母性  
描述: 《第九个寡妇》于2006年问世由旅美作家严歌苓创作完成,小说主人公王葡萄懵懂却又知晓事事,懂得生命的真谛。本文以命运的轮回为切入点,以救赎与被救赎重新解构王葡萄与孙怀清与史屯人之间的因果机缘。作为
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娜塔莎的原型解读
作者: 谷玮洁   来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战争与和平》   罪恶   原型   女性形象  
描述: 文学中的女性形象是远古神话及宗教文化传统的折射,有着深厚基督情怀的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的人物长廊里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通过从神话原型批评角度去讨论呈现出夏娃原型的中心人物娜塔莎,在两者形成的对应关系中体会该作品的特有意义,以此观照托尔斯泰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以及女性形象模塑中男权文化对女性世界的价值判断.
善良者不平命运的滥觞与救赎:论张弦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作者: 刘霞云   来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男性形象   滥觞   善良者   张弦  
描述: 张弦是中国新时期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小说家。他擅长于创作中短篇小说,为读者成功塑造众多善良女性形象,并分别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复杂人性等因素出发演绎了善良者悲剧命运。这是张弦有目共睹的文学成就。其实,细读经典,深剖文本,发现张弦的艺术特色与成就远非如此。文章以张弦的人生经历为横轴,以其小说创作为纵轴,拓展众评者的关注视野,分别从烙满作者初涉社会时代印记的热血青年、导致善良者不平命运的各色领导、忠于爱情的浪漫坚守者、深窥人生真相的各类智者、众人眼中的"跳梁小丑"五个方面深度还原立于悲剧女性背后的各类男性形
浅析王安忆小说作品中的母性书写
作者: 姜淼   来源: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王安忆   女性意识   寻找自我   母性书写  
描述: 母性是文学创作尤其是女性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主题,王安忆对母性的理解和对母性形象的书写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分析其笔下的母性形象就会发现,王安忆在母性书写上其实是有着两面性的,即有着相互矛盾的塑造:一方面,作者塑造了一些为母性所拯救的女性形象,而另一方面,又能在其作品中发现众多为女性所羁伴的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运用女性文艺批评和母性文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对其作品进行个案浅析,试图开拓理解其作品的一个新的视角和观点。
救赎与毁灭——以曼桢为例浅谈对《半生缘》的女性价值反思
作者: 麦凤庄   来源: 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毁灭   女性价值   曼桢   《半生缘》  
描述: 张力场”(目的和手段的分离)的折腾下,不断地被“他者抛弃”和“自我抛弃”,其自我救赎的热望最终被全面瓦解,成为文化传统价值“圣坛”上的“祭品”。
何处是归程:《生死场》金枝的女性生命救赎意识解读
作者: 张丽军   姜现甲   来源: 德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救赎   《生死场》   萧红   金枝  
描述: 史上早期女性作家们探索女性生存救赎之路的几种基本模式,也寄寓着萧红自身多舛的人生际遇和不屈的悲壮反抗。萧红塑造的金枝人物形象突破了冰心、庐隐、冯沅君等小说笔下的女性人物的狭小空间,在低度的女性天空,顽强而坚韧地探寻生命的可能高度。
历史·女性·救赎
作者: 王卉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历史   《金陵十三钗》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选取了国内作家较少触及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以中篇小说的架构,回望了那个历史事件,显示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关注和良知.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性人物的形象和心态,同时展现了女性在那场灾难中受到的非人伤害.小说末尾,金陵十三钗的舍身赴死,是灵魂的自我救赎,也是人性之花的美丽绽放.
从门罗的小说看女性意识成长:以《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为例
作者: 纪汇楠   薛姝姝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生   救赎   顿悟   女性意识   命运  
描述: 2013年,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凭借她笔触细腻、寓意深刻、内涵深远的短篇小说,几乎不受争议地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为第十三位获此荣誉的女性,门罗赋予"女性主义作家"更为复杂、丰富的含义。而她的作品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女性文学"。她用女性独有的语言来谈论、描述形形色色的女人的生活。《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Hardship,Friendship,Courtship,Loveship,Marriage)是门罗的第十部短篇小说集,其中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小说尤为引人注目。讲述的是女主人公乔安娜从一名被压
从寡妇到地母的生命赞歌
作者: 彭明坤   来源: 潍坊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赞歌   救赎   人性   王葡萄   包容  
描述: 作为一个寡妇,王葡萄颠覆了人们印象中的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她懵懂纯真,简单的外表下却具有自然天性,她用母性包容情怀、用宽大的精神胸怀和自己的身体,拯救了一个个不幸和混沌中的男人女人,让他们回归生命的本源,从而完成了对他们的人性的救赎,谱写出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城乡文化视域下的"女性情谊"的书写:《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文本解读
作者: 曲艺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救赎   现代性体验   女性情谊   困境   城乡差异  
描述: 女性在父权制中的缺席和缄默,导致"女性情谊"的历史性空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坛,女性主义写作高潮迭起,女作家们冲破了男权中心话语的压制,勇敢的正面抒写了确定存在的女性情谊.以往,我们所熟悉的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对象都是都市中上层女性,她们所描写的"女性情谊"是知识女性之间的精神关系.本文则借助女性文学批评理论和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理论,力图探究<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城乡"女性情谊".它更注重的是文化场域,是在城乡冲突和差异的文化背景下的"女性情谊",以及这种差异对"女性情谊"所产生的深刻的影响.
< 1 2 3 ... 6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