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政治 】搜索到相关结果 65 条
《再生缘》研究
作者:
谭丽娜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再生缘》
传播
艺术
孟丽君
接受
女性
描述:
政治 的关系角度对《再生缘》作了解读。作品通过孟丽君的传奇经历不仅冲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也表达了女性对于从政的渴望,书写的是古代女性的政治 梦。孟丽君的为官经历,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官场想象
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以丁玲、萧红、张爱玲为例
作者:
李晓凤
来源:
兰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张爱玲
女性的自我言说
文化
丁玲
萧红
作品
描述:
在中国女性的发现与自我言说史中,丁玲、萧红和张爱玲具有特殊的阶段性意义。她们在“五四”落潮后登上文坛,与第一代女性作家不同,她们是一群正视历史、解构历史的女作家。她们敢于写女性个人的苦闷、女性对于社会和时代的认识、女性特征的人生灰暗和女性对于爱情的想法……这三位女作家用她们的文字解构了男权社会的女性历史,展现了女性在大时代里悲惨的命运,她们“发现”了女性的历史,并敢于“自我言说”。在本文中,笔者着重探索了丁玲、萧红、张爱玲三位女性作家的“自我言说”,从“作家和作品”的角度研究作家的生平与作品之间的关联,了
小胚胎 大政治
作者:
亦平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政治
公投
胚胎
意大利
生育障碍
天主教会
妇女的人权
欧盟宪法
人工受孕
妇女组织
描述:
小胚胎 大政治
女性文学研究的瓶颈
作者:
傅书华
来源:
文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政治
女性批评
历史合力
男女性别
人性
社会位置
男性
性别研究
第二性
异化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的瓶颈
悲哉! 挣扎于男权文化和战争漩涡中的女人们: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的社会地位
作者:
陈秀香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政治
男权
牺牲品
《三国演义》
文化
人格
战争
斗争
女性
描述:
《三国演义》以写政治 、军事斗争为主。作者采用由文入史、虚实结合的笔法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中国近一个世纪的军事冲突和政治 风云,塑造了一个个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男性主人公,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
浅谈《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作者:
吉慧颖
来源:
教学导刊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三国演义》
封建社会
性格特征
艺术形象
三国时代
小说
女性
描述: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广泛深刻而又具体地描写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 的外交的种种斗争,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三国演义》也可以说是一部政治 历史小说,中国封建社会是男尊女卑的社会,那些国家大事女人是不能够参与的,小说虽然成功地塑造一系列栩栩如生
秉德女人的前生与后世:读孙惠芬长篇小说《秉德女人》
作者:
韩春燕
来源:
辽河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人性
孙惠芬
世界地图
牡丹
性格
长篇小说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小米
描述:
孙惠芬善写女人,诸多性格各异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鲜活在她的文字中,如《歇马山庄》中的翁月月和小青,如《一树槐香》中的二妹子,如《吉宽的马车》中的黑牡丹,而她更善写的是女人与女人的故事,展示人性深处的幽微和复杂,如,《舞者》中的奶奶与儿媳妇,《女人林芬和女人小米》中的林芬和小米,《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中的成子媳妇李平和玉柱媳妇潘桃。
忍耐和机遇:一幅政治 寓意画的故事
作者: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
梅娜芳
来源:
美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机遇
政治
素描
图像学
人文主义者
意大利
艺术作品
故事
巴洛克艺术
女性形象
描述:
鲁道夫·维特科夫尔[Rudolf Wittkower, 1901-1971]是出生于德国的英国籍美术史家。他的兴趣广泛,研究领域包括图像学、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的比例理论和巴洛克艺术的各个方面。其代表作《人文主义时代的建筑原理》[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in the Age of Humanism](1949)是建筑史的杰作和必读书,此书改变了流行的看法,使人们用全新的眼光去看待从阿尔贝蒂到帕拉蒂奥的文艺复兴建筑。他的《詹·洛伦佐·贝尔尼尼:罗马的巴洛克雕塑家》[Gian Loren
《情人们和朋友们》的人格力量
作者:
项明
来源: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人格理想
政治
作家
小说创作
人格美
长篇小说
人物形象
人格形象
女性形象
描述:
年初,省作协小说创作委员会和我校现当代文学学科组联合召开了“胡尹强作品讨论会”,与会的作家、学者、评论家对胡尹强的新作《情人们和朋友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这是胡尹强小说创作新的突破。这里特刊发评论三篇,以飨读者。叶宗轼和王克俭的短评,系讨论会上发言片断,由作者整理成文。
王安忆的“慧心人”
作者:
胡河清
来源:
文艺争鸣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
欧阳
女主人公
张爱玲
王安忆
贵族教育
荣华富贵
旧上海
上海文学
女性人物
描述:
作家笔下的人物,当得起“慧心人”之称的,实在并不很多。自张爱玲以降的上海文学中,女性人物而称得上“慧心人”的,大概要首推王安忆《流逝》中的女主人公欧阳端丽了。她是一位受过旧上海典型贵族教育的女性,具有一种庸懒美丽的气质。如果她一直沿着过去的生活轨道安享荣华富贵,倒恐怕难得有人会发现她深藏不露的“慧心”的。可是命运偏给了她一个施展聪明才智的机会。在家道中落的文革十年,这位原先的享福人变成了整个家庭的掌航人。她用尽心计,终于使由她包揽生计的一大家子人在“史无前例”的大风大浪中绕过了万重险滩。近读杨绛的杰作《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