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接受】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歧视还是接受:析《杀死一只知更鸟》中Aunt Alexandra和Scout体现出来的种族歧视文化冲突
-
作者:
王颖慧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杀死一只知更鸟》
种族歧视
亚历山大姑姑
斯各特
接受
-
描述: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一部描述美国种族歧视的作品。通过对小说中两个女性人物Aunt Alexan-dra和Scout的比较,可以更清晰的体现出美国内战以后人们对黑人的态度转变:从极度的歧视到理解性的接受。
-
论蒋子丹对荒诞小说的接受
-
作者:
孙平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加缪
海勒
蒋子丹
荒诞小说
接受
-
描述:
蒋子丹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黑色幽默和荒诞色彩的作家,她的荒诞小说独具特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她早期的小说创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风格,对外国荒诞小说的接受是她创作风格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蒋子丹对荒诞
-
文化碰撞与精神遇合——论五四女作家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历史语境
-
作者:
王珊
来源: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人体验
基督教文化
社会境遇
五四女作家
历史语境
现代文学
接受
-
描述:
五四女作家大都受过良好的基督教文化教育,自身都有着皈依基督的经历,因而常常用赞赏的心态礼赞耶稣。她们是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接受基督教文化的,既有社会客观存在的原因,即特定的社会、思想和文化语境,又有
-
《再生缘》研究
-
作者:
谭丽娜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政治
《再生缘》
传播
艺术
孟丽君
接受
女性
-
描述:
《再生缘》是清代乾隆时期一部杰出的弹词,被陈寅恪誉为“七言排律之长篇巨制”,郭沫若更将其与《红楼梦》并称为“南缘北梦”,在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女性与政治的关系角度对《再生缘》作了解读。作品通过孟丽君的传奇经历不仅冲击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观念,也表达了女性对于从政的渴望,书写的是古代女性的政治梦。孟丽君的为官经历,体现了古代女性的官场想象,同时也展示了女性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苦苦挣扎,这与作者独特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关系。第二章对《再生缘》的艺术特色作了解
-
艾米斯拒绝接受“令人讨厌的”绰号
-
作者:
连宗森
来源:
文化译丛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愤怒
英国文学
女权运动
拒绝
绰号
小说家
创作
新小说
接受
女性人物
-
描述:
作为英国主要小说家之一的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1922- ),在其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招来了两个令他不满的绰号——愤怒的青年和厌恶妇女的人。艾米斯身体肥胖,现年66岁,是一个生性快活的人。他拒绝接受这两个头衔,并且否认曾对任何事情或任何人特别怀恨。
-
声音
-
作者:
暂无
来源:
人物画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潜规则
导演
背书
法庭调查
声音
父母
回应
妇女组织
接受
-
描述:
感恩父母,用跪拜的仪式我也可以接受,只是一时半会脑袋转不过弯来。——广东实验中学300学子集体跪拜父母,其中一名学生谈及感受30%的女人希望和贝卢斯科尼发生性关系,另外的70%会回应说:"再来一次吗?"和1000个女人一起吃饭,这样的事情不可能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