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抗争与纯情——兼论《上海沦陷区女作家服饰书写研究》
作者: 姜山秀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沦陷区   女作家   纯情   抗争   服饰  
描述: 上海沦陷区女性文学呈现出特殊的纯情与日常叙事,作家抛开国家宏大叙事,在硝烟之外慢慢道来爱情的纯真、心灵的执著、情感的坚守。《上海沦陷区女作家服饰书写研究》从服饰的角度切入,结合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进行边缘断代研究,深入到了作家与作品的灵魂深处进行揭示,将上海沦陷区女作家的研究引向深入和细化。
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歌:《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的重新解构
作者: 夏旭光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牺牲品   田小娥   《白鹿原》   命运   抗争  
描述: 在漫长的男权统治历史中,男权文化始终制约着女性的个性发展和生命价值,女性很难超越男性的桎梏成为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群体,从而衍生了一幕幕的人间悲剧。本文通过田小娥的悲剧命运——"她被利用,被占有,被凌辱,被残害,被筑塔镇压,最后,她的一切不幸都被荒苔野草遮掩埋没",旨在探讨一个软弱而又善良,且招致无尽凌辱与伤害的年轻女性文学形象的意义。
生命的张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与抗争:《所以》与《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中女性意识的比较
作者: 宫彦君   来源: 消费导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命   张力   女性意识   觉醒   抗争  
描述: 女性意识是女性文学区别于男性文学的根本标志,也是女性文学的同质意识。女性的主体意识即女性作为主体在客观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自觉意识。女性的自我意识,即女性的自身认识,是女性对自身存在的特殊性的探秘,它观察到的不再是男性眼中的女性,而是女性眼中的自己。对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研究和了悟,可以清楚地勘探出女性文学的发展水平、文明进程和达到的历史高度,也可窥探到社会的进步程度。 作为具有女性意识的作家,池莉和方方深深地渴望着女性能挣脱历史的、文化的、生理的、心理的诸般枷锁,成为自在的女性,优美地生存。在她们
论樋口一叶1895-1896年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陈志璐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樋口一叶   悖论   主体意识   抗争   女性  
描述: 樋口一叶是19世纪末日本明治时期的英才女作家,是亚洲第一位印上纸币的“女文化家”,首次以女性形象出现在5000日元币值的正面,而紫式部的肖像不过是在2000年发行的2000日元纸币的背面人物。这对于不到25岁就英年早逝的樋口一叶来说,是对她文学造诣的一种肯定。樋口一叶从本我的生命体验,以虚构和想象的人生方式从事写作,创作出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现状与女性苦闷的优秀作品。她的作品暗含了社会转型的进程与裂变,既不能完全摆脱旧有时代的束缚,又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时代的影响,在反抗与妥协中追求出人头地的经济独立和女性解放,
抗争与“回归”:王全安电影中女性的悲剧“宿命”
作者: 刘红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全安电影   宿命   抗争   回归   女性  
描述: 组成,在绪论中,介绍本篇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结构。在正文中,会重点介绍电影中女性的困境,主要包括现实生存环境的恶劣、传统封建理论观念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女性的内心矛盾。接下来会介绍女性的觉醒和抗争
女性的沉沦与抗争:从白流苏和曹七巧说开去
作者: 苑海静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张爱玲   压迫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张爱玲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其特殊的历史地位。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是一座“孤岛”,张爱玲在这孤岛中横空出世,以其横溢的才华,征服了众多读者,也引起了文艺批评界的注意。波伏娃说:“女人是逐渐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男性仍旧是世界的秩序中心。作为主宰者,男性不但把女性置于文化和社会结构底层,而且男性享有意识形态话语权,他们毫不费力地在文化领域拥有了文化符号体系操纵权、话语理论创造权和语言意义解释权。女性的从属地位在父权权力架构中被定位,提供满足男人在权力文化和生理上的各种欲望。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现状,
《被附身的女人》作品中历史延续性剖析
作者: 黄训祎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希望   乌托邦   抗争   女性  
描述: 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梦想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寻美好未来的力量。尼加拉瓜女作家休孔达·贝莉(Gioconda Belli)在她的小说处女作《被附身的女人》中刻画了一代热爱自由、勇敢无畏、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生不逢时,在独裁统治的黑暗中艰难前行,但也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那一代年轻人不平凡的人生。1988年小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和读者们的青睐。1989年获德国安娜·希格斯奖(Premio Anna Seghers),同年获德国书商、图书管理员和出版社基金会奖项(Premio de
屈从下的抗争:从莎剧中的父女关系看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作者: 吕改改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女关系   父权   屈从   女性主义   抗争  
描述: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 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他一生共创作了37部戏剧, 2首长诗及154首十四行诗。 其作品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在他的作品中, 莎士比亚创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成功地刻画了128位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父女关系是最重要的主题。 莎翁相当巧妙的处理了这众多复杂而又细腻的父女关系,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其戏剧中, 莎翁生动地刻画了一些在父权统治下被忽视被压抑,
顿河之花
作者: 赵静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超越   人道主义   女权主义   抗争  
描述: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1905—1984年)是苏联最伟大的作家之一。2005年是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决定,2005年被命名为“肖洛霍夫年”。在纪念肖洛霍夫诞辰100周年之际,重读他的作品,深入、认真、全面地研究他的创作,给予客观而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中苏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中苏的作家和文学作品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肖洛霍夫笔下女性形象的女权主义批评在国内还少有人问津,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论述,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肖洛霍夫塑造的女性群像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挖掘,从而有助于对
女性争取自由的抗争
作者: 孙立清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济独立   婚恋自由   精神解放   《无名的裘得》   抗争  
描述: 女性主义角度入手详细分析苏的独立意识和抗争历程以及哈代的女性观。第一章分析女主人公为争取精神解放而进行的抗争。宗教和男
< 1 2 3 ... 12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