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戏曲】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清代“自况”戏曲创作研究
-
作者:
陈磊磊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清代
自况
创作
戏曲
-
描述:
“自况”文学传统从明代开始渗入到戏曲创作中,逐渐成为一种富有特色的创作思维和方法。“自况”性戏曲是指作家在进行创作时,有意识地将个人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情和理想怀抱等寄寓到人物故事中去的一种戏曲类型
-
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
-
作者:
谢拥军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明清时代
戏曲
女性
-
描述:
本论文运用戏曲学、教育学、心理学、女性学、传播学、文化学等多种研究理论和方法,以汤显祖《牡丹亭》为考察中心,以明清戏曲与女性情爱教育之间的密切关联作为主要的关注点,全面、细致而深入地探讨明清戏曲女性情爱教育的实施方式、文化内涵、功能特征、基本特色与社会意义。这一课题的研究... >> 详细
-
清代女性戏曲、弹词与性别话语
-
作者:
孙晓靖
来源:
北京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扮男装
弹词
女性写作
戏曲
-
描述:
本文将论述时间定位于清代,对象则是女性所创作的戏曲与弹词。试图从女性这一特定创作群体出发,主要以“女扮男装”这一在她们的创作中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情节模式为切入点,来探寻当时女性在自身性别认同上的思考
-
古典戏曲女性离愁类型梳理
-
作者:
赵燕君
来源:
戏剧之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
戏曲
女性
-
描述:
在星光灿烂的古典戏曲长河里,女性人物各显光彩,令人眼花缭乱。就其女性离愁,只要加以分类,再行类比,便可见离愁万种,各有其妙。
-
田汉戏曲创作论
-
作者:
黄云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田汉
民族化
“田汉气质”
戏曲
现代化
-
描述:
从原始的歌舞到汉代的角抵戏、唐代的参军戏,乃至元杂剧、明清传奇、清中叶之后的地方戏,戏曲,这种生长于中国特有文化土壤中的艺术形式,因为历代剧作家、演员以及观众的共同努力,不仅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记取
-
《红楼梦》中引用戏曲之研究
-
作者:
李湉茵
来源:
台湾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恋情
命运
戏曲
悟
-
描述:
本論文由《紅樓夢》本文及脂評著手,找出《紅樓夢》明說或暗用的戲曲情節,並深入比較戲曲再上下文中擔負的功用及與《紅樓夢》主旨精神的內在相通處。共分為六部份。 第一部分是緒論,包括寫作動機,前人相關論述,以及把《紅樓夢》引用戲曲的主要功能概略介紹。 第二部分討論戲曲在寶黛修成「情」果之路上擔負的功用。曹氏不論是描寫寶黛戀愛的種種樣態,或是寶玉「情不情」以及黛玉「情情」生命,每每從戲曲裡汲取養分。《西廂記》崔張二人一見鍾情的狂喜與傾慕,《牡丹亭》杜麗娘因為愛情的渴望與失落而產生的快樂苦痛,對寶黛來說不僅是新鮮的
-
柳如是诗文研究
-
作者:
李月影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柳如是
诗文系年
互证
年谱
戏曲
-
描述:
。随着近年来其诗集的整理出版,学界对柳如是及其作品的研究又形成了新的热潮。不过,相对而言,对其诗词作品深度的研究(比如与戏曲传奇的关系及对其作品编年的系统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深入。有鉴于此,本文
-
谭正壁及其文学研究
-
作者:
刘树勇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说唱文学
谭正璧
文学史
女性文学
小说
戏曲
-
描述:
谭正璧是二十世纪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专家。他在文学史研究、女性文学研究、古典小说研究、戏曲探究、弹词研究等方面均有卓越的贡献。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论述谭正璧的学术人生历程及其周围
-
“冬皇”余韵说佩瑜
-
作者:
张德亮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基本功大赛
人物性格
民族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
少女情怀
邀请赛
戏校
戏曲
女性人物
-
描述:
苏州姑娘王佩瑜怎么也没有想到,她13岁那年,在上海戏曲学校的京剧茶座上,即兴演唱的那一段《珠簾寨》,竟成了她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桥梁,使她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还决定了她艺术角色的定位。 “老生
-
戏曲行当
-
作者:
王九成
来源:
中国电视戏曲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角色
男性人物
行当
武艺
相貌
特种邮票
架子花脸
武旦
戏曲
女性人物
-
描述:
戏曲中不同角色的分类叫行当。戏曲主要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行扮演男性人物,按年龄分为老生和小生,会武艺的被称为武生。旦行扮演女性人物,按性格分为青衣和花旦;按武功分为武旦和刀马旦;年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