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伊豆的舞女》的女性形象
作者: 徐慧云   龚驰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色彩   少女情怀   传统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川端康成作为日本著名作家,尤其擅长刻画女性形象,喜欢表现女性的内在。《伊豆的舞女》中刻画的女性形象十分成功,其中熏子的形象最富有代表性。小说以清新悲惋的笔调向读者展示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
浅谈《上种红菱下种藕》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许依依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文明   秧宝宝   王安忆   少女情怀  
描述: 王安忆新世纪初创作的《上种红菱下种藕》通过讲述一个在九十年代的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江浙农村小女孩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一群具有江南城镇的个性温柔又鲜明的女子,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在转型中即将落幕的水乡文明的哀悼与怀念。
《青衣》:女性理想的破灭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报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报纸 关键词: 女性理想   嫦娥   戏曲演员   广寒宫   面瓜   少女情怀   女性形象   情节冲突   理想破灭   生活化  
描述: 《青衣》:女性理想的破灭
“冬皇”余韵说佩瑜
作者: 张德亮   来源: 上海戏剧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京剧   基本功大赛   人物性格   民族文化   中国古典诗词   少女情怀   邀请赛   戏校   戏曲   女性人物  
描述: 苏州姑娘王佩瑜怎么也没有想到,她13岁那年,在上海戏曲学校的京剧茶座上,即兴演唱的那一段《珠簾寨》,竟成了她从业余走向专业的桥梁,使她与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还决定了她艺术角色的定位。 “老生?”当上海戏校京剧茶座负责人王思及老师告诉王佩瑜,戏校打算吸收她成为京剧演员班学生,并安排她专攻“余派老生”时,王佩瑜瞪着她那双灵活聪颖的大眼睛,天真好奇地问,“就是舞台上那些摇头晃脑,挂着长长胡须的老头们?我扮演他们,行吗?”王佩瑜带着几分疑惑,几分朦胧和几分兴奋,迈进了上海戏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