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意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8 条
-
月色式苍凉 宿命式荒凉
-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专刊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月亮
《金锁记》
意象
女性
-
描述:
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月色,在张爱玲的笔下,没有被营造成一片温馨与柔和的氛围,只有彻底的阴暗、残缺与苍凉。正如《金锁记》中女性人物的轮回命运,这就是宿命。
-
月色式苍凉 宿命式荒凉——谈张爱玲《金锁记》月亮意象与女性命运的关系
-
作者:
杨友娥
来源:
名作欣赏(文学研究((下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月亮
《金锁记》
意象
女性
-
描述:
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月色,在张爱玲的笔下,没有被营造成一片温馨与柔和的氛围,只有彻底的阴暗、残缺与苍凉。正如《金锁记》中女性人物的轮回命运,这就是宿命。
-
月色式苍凉 宿命式荒凉——谈张爱玲《金锁记》月亮意象与女性命运的关系
-
作者:
杨友娥
来源: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宿命
月亮
《金锁记》
意象
女性
-
描述:
月亮,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反复出现的艺术意象。月色,在张爱玲的笔下,没有被营造成一片温馨与柔和的氛围,只有彻底的阴暗、残缺与苍凉。正如《金锁记》中女性人物的轮回命运,这就是宿命。
-
论苏童对女性形象的塑造
-
作者:
陈朝晖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新历史观
唯美主义
意象
男性
女性
-
描述:
当代文学中“女性”一直是一个谈论不息的话题。苏童也不例外地重视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他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段:以意象来负载作者对女性人生的审美体验;又从侧面描写,通过男性形象,烘托出女性性格和命运的悲剧
-
走向地平线
-
作者:
李月青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追求
自我
声音
意象
女性
-
描述:
被誉为黑人女性文学之母的左拉·尼尔·赫斯顿是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黑人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描述了黑人女性珍妮反抗传统习俗的束缚、追求并实现自我价值的一生。在抗议文学风靡之年代,这种深入探索黑人女性内心世界并充分展示黑人女性意识觉醒的作品,在黑人文学中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由于身处种族主义和男权主义主导的社会,女主人公被剥夺了发言权,其自我认同感也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赫斯顿笔下的珍妮作为非裔女性所承受的双重压迫充分象征了美国黑人广泛承受的压迫。
婚姻在珍妮成长的进程
-
韩东:这些年
-
作者:
马知遥
路哓冰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韩东
诗歌风格
新生代诗歌
短诗
爱情题材
爱情诗歌
女性形象
意象
松树
代表
-
描述:
唱歌的人在户外在高寒地区仰着脖子把歌声送上去就像松树把叶子送上去唱着唱着就变成了坚硬的松木一排排的———格《列高里圣歌》韩东的《关于大雁塔》代表着新生代诗歌的高度,而那冷静的解构风格使得他的诗歌有着动人的哲学高度。看似取消传统取消崇高取消意义,但在解构的同时他建构了属于自己的哲思方式。而近二十年过去后,韩东的诗歌更加冷静而且简洁。对待世事的豁达和沧桑之后的领悟都让他的诗歌多了温情少了冷漠,多了宽广的爱情少了憎恨,而且诗歌中形而上的表达已经不着痕迹,每一首都在多次体味后埋藏对生命和历史的思考。就像《格列高里
-
感伤·自恋·憧憬
-
作者:
刘勇刚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寅恪
异质同构
李商隐
杜丽娘
爱情
自恋情结
女性形象
陈子龙
意象
别传
-
描述:
感性而显现出来。”(第一卷四十九页)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就是创作主体心灵的感性显现。而典型化的意象更是潜藏着一个灵魂
-
满腔怒火喷向谁
-
作者:
李正栓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约翰·邓恩
诗歌
不可能
主题
艺术化
美人鱼
不忠
伊格尔顿
意象
天主教
-
描述:
英国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1572-1631)对女性持有两种决然不同的态度。一方面,他把女性描写成至高无上的形象,几乎接近神性,完美无瑕;另一方面,他把女性看成是水性杨花、见异思迁、不忠善变的荡妇,把自己的满腔怒火喷发在他创造的女性形象之中。在其众多的后一类诗歌中,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他的《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满腔怒火。这一腔怒火喷向谁?喷向女人?还是另有所指?这首诗的译文如下:歌去,去抓住一颗陨星,让人形草也怀孕胚胎,告诉我,过去的岁月哪里去找寻,是谁把魔鬼的脚劈开,教教我如何听美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