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意识形态】搜索到相关结果 5 条
-
女性的成长:新中国电影中新农村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皇甫一川
来源:
当代电影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意识形态
农村题材
女性主角
新中国电影
演变
-
描述:
新中国的诞生,无疑是20世纪的一件大事,是所有中国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起,中国的许多事情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其中,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这一性别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
-
女性形象与文化叙事
-
作者:
陈惠芬
来源:
学术季刊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体
商业主义
意识形态
张艺谋
女性类型
社会文化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社会变革
-
描述:
本文认为,当代女性在一个不为注意的倾刻已经“分裂”成了两个部分,当一部分的女性在社会生产的重组中处于劣势、被判“出局”之时,一部分的“女性”却奇迹般地崛起:从大众传播中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到种种关于“女人味”的解说,“女性”无所不在。然而,女性在当代社会的这一“崛起”,并非代表了她们主体地位和自我意识的增强,相反,却可能只是呈示了一种“泡沫”式的缤纷和虚假的“女性主体”。事实上,自80年代末以来,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及其有关的种种话语,不仅已在不知不觉中被纳入了商业主义的运作机制,而且成了当下中国社会转型和现
-
寻求标记和深度——女性主义与艺术漫议
-
作者:
丁宁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画家
女性艺术家
奥林匹亚
意识形态
女性世界
艺术史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艺术
皮格马利翁
-
描述:
透过女性主义看艺术,不仅有助于人们认识女性与艺术的特殊关系,而且也已经越出了性别本身的限定,也就是说,一方面并非任何出诸男性的艺术观念都与女性主义相左。相反,在某些男性艺术史家的著述中,女性主义的学者甚至可以寻见强烈的认同感。譬如,克拉克(T.J.Clark)在其著名的《现代生活的画面——马奈及其追随者的艺术中的巴黎》一书中对马奈的《奥林匹亚》的经典分析就被认为是女性主义可资引用的来源。仿佛是后来的女性主义者想要指出的那样,克拉克明确地认为,马奈笔下的奥林匹亚的形象与提香的《乌比诺的维纳斯》不同,她并不是
-
理论与实践:从画室艺术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评论教学
-
作者:
苏珊·麦克纳
殷双喜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学生
艺术教育
意识形态
批评理论
透视法
评论
弗洛伊德
艺术教学
女性形象
理论与实践
-
描述:
理论与实践:从画室艺术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评论教学
-
李瓶儿追寻自我满足的前后矛盾
-
作者:
何慕兰
来源:
文史知识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情小说
意识形态
作者
李瓶儿
追寻自我
性格
主体意识
西门庆
潘金莲
女性形象
-
描述:
《金瓶梅》是晚明出现的世情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由个人执笔撰写的长篇小说。作者以他特有的敏锐视角,观察了明中叶以来商品经济发展下,中下层市民的生活百态。透过对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描写,反映了时人的思想感情,展现了在时代风气下个人主体意识的抬头,尤其是这个时代中下层女性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作者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