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漫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王巾   来源: 跨世纪(学术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绘画历史   意义   女性美的特征  
描述: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关照她们能使我们窥见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漫谈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跨世纪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仕女图   绘画历史   意义   女性美的特征  
描述: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好比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特色和时代特色。关照她们能使我们窥见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特点及其演变轨迹。
浅议《圣经》女性研究的意义和走向
作者: 邓杉   赵蓉   来源: 思想战线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向   意义   《圣经》   女性  
描述: 当今社会,《圣经》女性研究的现实意义得到突显,越来越多的学者立足文本分析,并充分利用社会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圣经》独特的女性文化现象进行全新的阐释,旨在经由传统智慧,寻求现代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女性意识的沉睡与觉醒——苏青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及意义
作者: 李建军   来源: 作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青   女性意识   意义  
描述: 苏青作品批判了女性几千年的封建心狱,表达了女性的挣扎和抗衡。其作品渗透出的女性意识,标志着中国女性文学开始向女性意识的深层进行探索和剖析,女性意识从沉睡中真正觉醒。
基于会话含义理论的女性形象的再现:以《绝望的主妇》为例
作者: 夏夏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违反合作原则   女性形象再现   意义   会话含义  
描述: 在女性形象(Female Image)的研究中,女性会话研究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女权主义运动兴起至今,女性与语言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国内外对女性语言研究的兴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女权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研究,重点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性格从而展现女性人物形象;二是以社会语言学为基础的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重点分析女性语言和男性语言的不同及产生不同的原因,从而总结女性语言特征。而以语用学为理论指导,从研究女性人物会话特征从而展现并重构文学作品中
当代社会运动的兴起与意义
作者: 唐桦   来源: 厦门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运动   意义   兴起  
描述: 只要社会问题的多样性以及政治系统对社会问题解决的滞后性和局限性的存在,一个政治系统就无法回避社会运动。如果现代社会的内在紧张,能够朝创造性的方向进行,反而有助于政治的动态,并且鼓励内发的、新起的社会运动。例如,妇女运动、和平运动或生态运动,所有这些运动都使政治议题与日常生活的关联更为明显。传统社会运动总是被形塑成阻碍发展的异议者,当代社会运动以渐进的过程释放社会的力量,使出现僵滞现象的民主生活重新找到活力,重新凝和被全球化经济破碎了的社会生活的必要力量,经由民主的过程,改变了国家,也使社会得以成熟。 社会
步下“神坛”的文学——浅论“身体写作”与未来文学走向
作者: 金玲玲   来源: 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身体写作   意义   女性文学   文学走向  
描述: 90年代以来,文坛内身体写作的势力正在迅速的蔓延,成为我们文学生活中不可忽视的现象。大量涌现的该类文本,很快吸引了广大读者与学者的眼球,也引发了一场围绕其展开的学术争论,核心焦点包括:身体写作的涵义如何界定,其是否为女性文学,产生并流泛的原因为何,我们该以怎样的态度应对这股来势汹涌的文学力量……本文中,作者将就这些热点问题做出自己的论述,并对未来文学的走向做出简单的预测。
浅析中西方女性文学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异同
作者: 曾妍   谢剑玲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写作手法   比较   中西方女性文学   意义   主题思想  
描述: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女性的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比较的方面有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当然,同为女性文学,本文也提到两者的共同之处。最后,文章指出了将中西方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的积极意义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