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情节】搜索到相关结果 17 条
-
《林兰香》与《红楼梦》比较研究
-
作者:
陈松鹏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题旨
《林兰香》
人物
《红楼梦》
-
描述: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林兰香》与《红楼梦》。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着重综述研究现状,介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 第一章比较两书的题材和情节。两书同是明清
-
论亦舒小说的电影改编
-
作者:
王佳佳
来源:
河北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电影改编
亦舒小说
人物
主题
叙事视角
-
描述:
电影与文学分属两个不同的艺术门类,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两者通过电影的文学改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亦舒从小就显示了她对文学的热爱和超高的文学创作天赋,后来她的流行言情小说以其现实主义情感、逼真的女性形象刻画和泼辣、尖刻的笔触深深吸引着青年人,所以对其小说的研究者很多,由于备受青年一代的推崇,所以其九部作品被拍成电影走进人们的视野,但电影的水土不服并没引起大众的关注,这其中的原因何在,正是我做本文的目的。电影的文学改编,通过改编者对文本的读解,立足于原著的基础上遵循电影规则将文学作品转化为电影作品,是一种
-
水浒小说研究
-
作者:
宋金民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主旨
水浒小说
人物
题材
结构
-
描述:
水浒小说是指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作品。水浒小说是不同时代的作者对水浒故事的加工与创造,水浒小说的代表作是《水浒传》。由于《水浒传》的巨大魅力,研究者往往把《水浒传》以后的水浒小说看作是《水浒传》的续书。因此,以往的水浒题材小说研究实际分为两块,即《水浒传》研究和《水浒传》续书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水浒小说研究把水浒题材的小说作品视为对同类题材的不同处理,以作整体的把握,是完整意义上的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小说研究。这是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视角的新转换。通过分析不同时代不同水浒小说思想与艺术上的继
-
《新夏娃受难记》对荣格原型批评的戏仿
-
作者:
程汇涓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节
新夏娃受难记
母题
人物
荣格原型批评
戏仿
-
描述:
则缺乏系统研究。本文拟在前人基础上,从情节、母题和人物三个角度深入探讨《新夏娃受难记》对荣格神话原型批评的戏仿。
-
南方的忧郁:关于《针路图》中的女性形象塑造
-
作者:
肖玉华
来源: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节
阅读
结构处理
形象塑造
南方
路图
小说
女性
-
描述:
我很少会有像读《针路图》这样比较漫长的阅读过程。之所以阅读过程显得如此漫长,并非因为小说构思不严密,情节不精彩,文字不流畅,(其实正相反,小说在情节构思、结构处理、文字表达等方面,倒正可以用其题目来
-
《水浒传》:电视剧对小说的提升
-
作者:
张弛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情节
名著改编
艺术创作
提升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电视剧
小说
宋江
-
描述:
电视剧《水浒传》,其在人物形象、情节布局、思想艺术上都有所提高。一、人物的提升对于电视剧改编艺术而言,人物是否成功是改编成功与否的关键。电视剧是表现人的艺术,黑格尔说,"人物(性格)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①就2011版电视剧中的人物而言,其有代表性的群像
-
情节设计与主体精神的缺失——评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改编背后的隐性思维
-
作者:
粟斌
来源:
写作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第三者
主体精神
情节
原著
改编者
木兰
包办婚姻
林语堂
女性形象
电视剧
-
描述:
情节设计与主体精神的缺失——评电视连续剧《京华烟云》改编背后的隐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