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悲剧】搜索到相关结果 51 条
-
论女性视域下的“香菱”悲剧
-
作者:
吕冰洁
来源: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
女性视角
《红楼梦》
悲剧
香菱
-
描述: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独特而又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整部小说中第一个出现的女性人物香菱,生得模样齐整、性格温柔、娇憨天真,有着特殊的气韵。但在封建社会中,她不可避免地成了鲜活女性群体中的"应怜"者、男权传统藩篱束缚下的"隐形人"和封建社会"有命无运"的牺牲品。
-
《推销员之死》中的林达形象
-
作者:
刘田
来源:
文学教育(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瑟·米勒
写作技巧
推销员之死
悲剧
林达
-
描述: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一部非常重要的戏剧作品,本文从分析剧作最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展现这部剧所揭示的普通人的悲剧性。
-
雷雨般的命运抗争,悲剧意味的宿命结局
-
作者:
刘珏
来源:
现代交际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身
剧情
宿命
性格
悲剧
-
描述:
文章主要阐述《雷雨》中三位女性人物形象雷雨的性格,悲剧的宿命。分两点来说,一是剧中三位女性人物形象虽然年龄不同、身份地位不同,对待人生命运所采取的反抗方式不同,但她们都在努力与人生命运进行着反抗,体现出她们具有雷雨因素的性格;二是从反抗的结局来讲,三位女性人物形象终究在人生命运中走向悲剧的宿命。
-
从繁漪与陈白露形象分析曹禺对女性解放道路的看法
-
作者:
张婷婷
来源:
青年科学(教师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个性解放
集体解放
曹禺
知识女性
-
描述:
曹禺的戏剧作品里塑造了许多形象鲜活、灵肉丰富、充满质感的女性人物,如繁漪、陈白露等,她们深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并以不同方式反抗着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压迫。为此围绕曹禺剧作中的知识女性的悲剧命运及其成因,分析了曹禺剧作对妇女解放道路所指明的方向,即由个性解放走上集体解放之路。
-
女性与自然
-
作者:
康雪曼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童
悲剧
自然
和谐
女性
-
描述:
苏童是我国当代文坛上较有影响力的作家,虽为男性,但他擅于塑造不同身份、各种性格的女性,他用饱满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颂莲们”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因此,苏童在小说界享有“红粉杀手”的称号,而这也取决于苏童对女性的正确审视。在对女性生存之痛的关注点上,他消解了传统小说中女人和男人的对立冲突模式,选择了女人与女人之间的对立冲突模式。他的小说对女性投入了更多的关怀,他用客观平实的笔调描写着女性在没有自我的男权社会苦苦挣扎的生存状态,从而展现着她们的生存困境。一方面,苏童对女性的不幸与坎坷的命运表现了最诚挚的同情与关怀,
-
逃不出的命运:结合略萨的作品及生平试析拉美女性世界
-
作者:
于凌蛟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绿房子
悲剧
胡利娅姨妈与作家
女性
-
描述: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在201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一时间引起轰动。原籍秘鲁的他从早年开始就致力于写作并且因《城市与狗》一书赢得极高的国际声望,之后又陆续创作出《绿房子》、《胡利娅姨妈与作家》、《潘达雷昂上尉与劳军女郎》、《坏女孩的恶作剧》等优秀长篇小说,对世界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作品结构的立体感和内容的现实性吸引了广大读者及文学界的关注。这位秘鲁著名作家被誉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同时他还是拉美“文学大爆炸”的主将之一。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略萨获奖的原因是:“对权力结构给予了制图般精细的描绘,对个体的
-
女性,消费,困境—西奥多·德莱赛《欲望三部曲》中的女性之殇
-
作者:
唐红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欲望三部曲》
困境
悲剧
消费
女性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社会逐渐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突显,炫耀性消费成为社会时尚。人们购买商品时不仅注重其使用价值、满足于其使用功能,更是把商品当作显示其身份地位的符号。西奥多·德莱塞秉承时代风候,“体现了那个时期全部特有的题材,使得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发生了变革”。在他的众多作品中,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欲望三部曲》很好地展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和消费风貌。本文运用消费文化理论和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探讨了德莱塞《欲望三部曲》中女性的尴尬处境——兼是消费者和消费品的尴尬处境、其在消
-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悲剧内涵
-
作者:
陈琪琦
来源:
红楼文苑(2014年第4期)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悲剧
爱情
价值
女性
-
描述:
《红楼梦》是一部旷世的经典之作。它在西方悲剧理论的影响下,摒弃当时小说花好人圆结局的流行趋势,平地引起一声惊雷,从性质、情节、价值等各方面描绘了催人泪下的悲情。本文通过悲剧全面性、多样性、特殊性
-
身世浮沉雨打萍:张爱玲笔下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张兵兵
来源:
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曹七巧
悲剧
郑夫人
葛薇龙
女性
-
描述:
作家张爱玲曲折传奇的人生与文学创作自新时期以来备受学者的关注。张爱玲擅长以悲剧苍凉的笔触呈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时代背景下封建传统观念习俗带给女性的人性扭曲。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基本上都是悲剧角色,这种处理形式体现出张爱玲对于现实中女性命运的深切观察与思考。
-
论造成安娜·卡列尼娜一生悲剧的根源
-
作者:
陈振威
来源:
林区教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安娜
悲剧
宗教
性格
理想化的爱情
-
描述:
、名誉和地位于不顾,但最终却是以卧轨自杀的悲剧结局。基于此,具体分析造成安娜一生悲剧的根源,以期诠释这部伟大作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