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论韩再芬黄梅戏作品的女性叙述——以《徽州往事》《徽州女人》为中心
作者: 汪超   方瑞   来源: 池州学院学报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悲剧   韩再芬   叙述   黄梅戏   女性  
描述: 韩再芬“徽州三部曲”之《徽州女人》与《徽州往事》,都聚焦女性视角展开情节叙述,不仅塑造了典型的徽州女性形象,而且反思女性的悲剧命运。同时,黄梅戏独特的艺术表现特点,以及韩再芬身为女性的切身感悟与传神演绎,共同促成这两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黄梅戏经典剧目。
从理想走向现实:莎士比亚喜剧、悲剧中的女性形象比较
作者: 伍艳妮   来源: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喜剧   恶魔   悲剧   莎士比亚   新女性  
描述: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喜剧中的女性大部分处于主角地位,她们充满智慧、才能和美德,大胆反抗传统道德,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是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新女性。悲剧中的女性退为次要
李少红影视作品的女性形象特质分析
作者: 高明   来源: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少红   精神情感   悲剧   影视作品   女性  
描述: 李少红的影视作品对于女性形象特质的发掘是深刻独到的。她不仅从女性的生存环境中揭示其精神情感的“缺失”及其悲剧性格,也从女性人物不幸而曲折命运沉浮中,显示其内在的坚忍与倔强。从弥漫着“悲情”的结局中
人性的复苏与抗争——论曹禺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兼及曹禺的女性观
作者: 王春丽   来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复苏与抗争   女性观   悲剧   曹禺  
描述: 女性人物的性格在她们悲剧性的人生历程中决不起主导作用,“情出于性”,所以,作者从情爱角度,将其投放在情感的三角关系中,用人性化的文笔剖析中国千百年来封建女性悲剧的实质——人性的复苏乃至与整个男权社会抗争造成的悲剧
《红楼梦》之李纨人物形象分析
作者: 颜艳青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热情   李纨   主题   悲剧   隐藏  
描述: 在《红楼梦》中李纨是唯一的寡妇,也是很悲剧的一个女性形象。她系金陵名宦之后,父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出身清贵,嫁与贾家长子嫡孙贾珠为妻,生子贾兰,却青年守寡,开启了悲剧的一生。
妇女心态的畸形史——《激流三部曲》悲剧女性形象
作者: 刘艳   来源: 时代人物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巴金   《激流三部曲》   妇女   悲剧   畸形史  
描述: 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把妇女的心理撕裂着,拉扯着,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写出了她们的悲,道出了她们心理的畸形。
女性悲剧之后的抉择:比较《玩偶之家》与《伤逝》中女主人公悲剧的异同
作者: 郭庆杰   来源: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妇女解放   娜拉   悲剧   女性形象  
描述: 、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的背景下,两位作家都借描写家庭夫妇之间的矛盾冲突来表达女性的悲剧,进而揭示出两位女性在悲剧过后的不同抉择。娜拉与子君都有着善良而诚挚的心,对生活充满无限热爱,但是在爱情受到考验
浅析《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可爱”之处
作者: 黎瑶   来源: 文艺生活(下旬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芸   《浮生六记》   女性色彩   悲剧   男子襟怀  
描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抒情小说,俞平伯幼年读此书便"觉得可爱",书中陈芸这一女性形象被林语堂先生盛赞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本文将从陈芸的女性色彩、男子襟怀以及形象形成原因和悲剧三方面来具体论述她的"可爱"之处.
浅析《浮生六记》中陈芸的“可爱”之处
作者: 黎瑶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芸   《浮生六记》   女性色彩   悲剧   男子襟怀  
描述: 《浮生六记》是清代沈复的自传体抒情小说,俞平伯幼年读此书便“觉得可爱”,书中陈芸这一女性形象被林语堂先生盛赞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本文将从陈芸的女性色彩、男子襟怀以及形象形成原因和悲剧三方面来具体论述她的“可爱”之处。
试折苔丝与嘉莉妹妹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皛   来源: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男权社会   悲剧   女性地位   女性形象  
描述: 女性人物是中外文学作品中最瑰丽多姿的形象群体,她们不但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多彩画廊,其背后显现与揭示的社会人生的深刻与广阔,带给我们无尽的享受和思索。在新世纪之初,女性文学理论及创作再度勃兴,文学中的女性人物的塑造也格外受人关注。本文拟就哈代笔下的苔丝与德来塞笔下的嘉莉这两个形象的塑造做一比照,并就其带来的启示和引发的思考进行阐述,以飨读者。
< 1 2 3 ... 37 38 39 ... 46 47 4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