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搜索到相关结果 41 条
-
如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解读中国古典名著:以《聊斋志异》女性人物为例
-
作者:
刘宇萌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聊斋志异》
对外汉语
女性
-
描述:
《聊斋志异》作为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志怪传奇类小说,塑造了一系列优秀丰满的女性人物形象,留学生可以通过对《聊斋志异》的解读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生活。文章从《聊斋志异》女性典型人物形象的类型
-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中的母性审视
-
作者:
郭涛
来源:
科学导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当代女性文学
形象
母性审视
-
描述: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诞生的,以五四运动为开端,是一种以女性为主体的文学。随着社会文学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女性和母亲这一概念的从新审视,社会还给了母亲女性的角色,破除了以往的圣母性文学。
-
被建构的女性形象:萧红传记研究
-
作者:
王世婧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形象
传记
萧红
-
描述:
萧红,这个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女作家,仅仅走过了人生漫长旅程的31年,却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之路上为我们留下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从1933年4月,用笔名悄吟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弃儿》,到1935年在上海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出版的成名作《生死场》,在到后期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她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萧红一生飘零,命运不济,情路曲折,英年早逝,这传奇的经历吸引着无数人,其死后为其著书立传者更是不计其数,且不同版本的传记更有不同的声音,让我们在不同的传记作家
-
韩国神话之女神形象及其文化内涵研究
-
作者:
王秀媛
来源:
延边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韩国神话
女神
形象
文化内涵
-
描述:
,且对女神的研究并不很多。起初,女神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但随着经济史的发展,女神的地位不断下降,最后变得世俗化与喜剧化。所以在韩国,女性的形象大多被歪曲的定位为“受难与忍苦”的象征。本论文以韩国神话中
-
《左传》中徘徊在家、国之间的女性形象一瞥
-
作者:
程莹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家
《左传》
国
女性
-
描述:
先秦时期很少有专门描写女性形象的作品,《左传》虽不是以写女性为主,但展示了少数女性生活的一角。本文中所论述的徘徊在家、国之间的女性尤其如此。
-
《西游记》多情女妖形象解读
-
作者:
吴南瑛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情
形象
吴承恩
女妖
《西游记》
-
描述:
在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作者吴承恩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其中女妖占比颇大,为作者着笔落墨之处,可以说,《西游记》在女性形象塑造方面开中国古典文学之先河,对后世通俗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书写产生了重大
-
走出父权制的束缚——女性意识的发展与灰姑娘形象的嬗变
-
作者:
万桂红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
形象
女性意识
灰姑娘
西方影视作品
-
描述:
"灰姑娘"型故事历来被人们所喜爱,在西方影视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灰姑娘题材的电影。随着西方的三次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不同时期影视中"灰姑娘"的人物形象在不断地发生嬗变,她们从父权制下的屈从谦卑转变为
-
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
作者:
詹虎
来源: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祥子
精神分析学
解读
老舍
《骆驼祥子》
-
描述:
从精神分析学的视角分析祥子与虎妞、小福子、夏太太3个女性人物的情感纠葛以及祥子面临她们时截然不同的心理结构,并透析祥子心域中力比多投射、反向表现、阿尼玛原型及其集体无意识、认同与对象丧失性认同等心理运动、演变的过程和发展态势,是解读祥子人格异化、呈现人类心理发展某种趋势与规律的关键。
-
青花瓷上的戏曲女性形象
-
作者:
李绍斌
来源:
东方收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形象
陶瓷文化
瓷胎
陶瓷艺术
女性
戏曲
颜料
-
描述:
我国制瓷历史悠久,陶瓷文化源远流长,陶瓷艺术博大精深。尤其是元、明、清的青花瓷,用氧化钻为颜料,以中冈面的技法,绘制在洁白的瓷胎上
-
简析古代文学中德才兼备的女性形象
-
作者:
李学芳
来源:
开心素质教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
形象
文学
古代
主体意识
女人
审美标准
女性
-
描述:
中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随着“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夫为阳,妻为阴,阴道无所独行。其始不得专起,其终也不得分功”等男尊女卑思想的日益渗透,男权社会里男主女从的认识逐渐成了天经地义。在那样的社会里,男人有权用自己的眼光审视女人,用自己的审美标准去要求女人,在他们心目中,“女人”只是一个是没有主体意识的符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