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现代女性觉醒后的突围——20世纪80年代女性文学的承继与探索
作者: 郭婷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解放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问题成为研究社会改革的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课题,成为许多文学家着力描写的对象。妇女的命运不仅是文化问题,更是与社会、政治的变革息息相关。本文选取一个小小的视角,试图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女性写作主题的继承和突破及其作品的对比分析,以期对这一时期女性写作道路的探索做简单梳理。
灰姑娘的华丽转身:《曼斯菲尔德庄园》中的范妮形象解读
作者: 盖颖颖   来源: 语文建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灰姑娘   曼斯菲尔德庄园   范妮  
描述: "灰姑娘"是女性文学中渊源已久的永恒主题。本文从《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灰姑娘"式的成长历程、范妮的性格以及她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这三个角度对范妮进行分析解读。
论曹七巧的形象对传统母性的颠覆
作者: 李鑫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形象   颠覆   母性  
描述: 曹七巧母性的丧失是通过变相霸占儿子长白和亲手毁掉女儿长安的爱情表现出来的。她母性丧失的原因,包括性变态心理、被物化的心理和安全感缺失的心理。曹七巧的形象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母爱主题作品开创了一条新路,使后来的作家具有了“审母意识”并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三十年代女性文本中的“父亲”形象
作者: 张明杨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亲   形象   现代三十年   女性文学  
描述: 五四以来,以女性视角对父亲形象的书写是一个重要的主题。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女性作家笔下多样化的父亲形象的分类分析,认识文学形象与时代背景、文学思潮之间的关系流变,寻找父亲这一形象所折射出的现代女性作家在时代语境下的思想心理变化。
黑人女性的大众文化批评
作者: 张铌   阎立君   来源: 科教文汇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形象   批评   黑人女性  
描述: 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批评,作为目前最成熟的第三世界女性主义批评,已经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念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试图通过大众文化中黑人女性的自我形象批评进一步分析其对黑人文学批评的发展的推动和延展,以及对第三世界女性文学批评的启示意义.
丁玲与萧红笔下的典型及其成因之比较
作者: 张庆玫   来源: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象   不同   丁玲与萧红   女性  
描述: 丁玲与萧红同是中国现代文坛著名的女性文学代表作家,她们都以女性作家细腻的笔墨来写她们笔下的女性,在体验人生、寻问人生中都发出了孤寂的心声,但丁玲是以女性在叛逆中寻求生命的火花作为她创作的主旋律;萧红则是以女性在孤寂苦难中呼喊人生成为她创作的主旋律。其原因在于:作家的生活环境、经历和思想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
新中国年画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徐翊轩   来源: 江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新中国   年画   女性  
描述: 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记录了民俗民风,既具有一般绘画的特点,也具有其他绘画不可替代的特性。由于其寓意直白、色彩丰富鲜艳,绘制方便,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形成了悠久的历史。它从远古时代起源,发展于汉唐,形成于宋代。新中国时期的年画作为中国年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中国建国后的发展中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开展了新年画运动,是年画作品的一次大变革。古往今来,女性一直是美术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表现对象,透过她们的面貌与表情,既可以体现出一个时期的造型艺术与时代精神,也可以体察人物的生活状态、窥探社
论艾丽丝·沃克塑造的女性形象
作者: 谢松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黑人女性   艾丽丝·沃克  
描述: ,也因此在作品中塑造了相当多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她们经历不同,性格各异,总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悲剧女性形象;二是觉醒女性形象;三是独立女性形象。第一类女性形象反映了大多数黑人妇女的境况,她们受传统思想
被建构的女性形象:萧红传记研究
作者: 王世婧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建构   形象   传记   萧红  
描述: 萧红,这个被称为“30年代文学洛神”的女作家,仅仅走过了人生漫长旅程的31年,却在不到十年的创作之路上为我们留下了上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从1933年4月,用笔名悄吟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弃儿》,到1935年在上海以“奴隶丛书”的名义出版的成名作《生死场》,在到后期重要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她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小说文体,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萧红一生飘零,命运不济,情路曲折,英年早逝,这传奇的经历吸引着无数人,其死后为其著书立传者更是不计其数,且不同版本的传记更有不同的声音,让我们在不同的传记作家
漫瀚调唱词中的女性形象论析
作者: 郝蕊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文化融合   漫瀚调   女性  
描述: 民歌的欢快更拥有山西、陕西两地民歌的质朴和山野气息。在漫瀚调中,活跃着众多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的散发着青春的活力,有的在追逐爱情的路途中留下了笑声也留下了眼泪。论文主要从漫瀚调唱词入手,分析唱词
< 1 2 3 ... 30 31 32 ... 47 48 4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