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形象分析】搜索到相关结果 126 条
-
论《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以薛宝钗和贾元春为例
-
作者:
毛珊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红楼梦
薛宝钗
贾元春
形象分析
悲剧命运
-
描述:
薛宝钗和贾元春,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形象,对全书的发展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力。本文主要从出身、性格、才貌、以及为人处世等方面具体分析了二者的人物形象。并且着重分析了二者同作为封建道德制度下的“完人”形象,二者身上存在着很多相通之处。并在最后说明了作为封建礼教培养出的典范人物,两人却都没有逃脱最终的悲剧命运,从而更加深刻的揭示了《红楼梦》的悲剧主题。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一、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意义及研究现状。二、对薛宝钗、贾元春形象的具体分析。其中对薛宝钗
-
歌剧《图兰朵》中两位女性人物音乐形象的比较
-
作者:
肖丹
来源:
天津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咏叹调
普契尼
戏剧性
《图兰朵》
形象分析
-
描述:
歌剧《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普契尼的天鹅绝唱。歌剧中图兰朵与柳儿是两个重要的女性人物,她们的身份地位、性格相差甚远。普契尼一直以来都是以塑造女性人物见长。本文将从两位女主角的不同的地位、性格、感情以及唱段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观察作曲家是怎样用音乐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这一对鲜明对照的人物在整部歌剧中起到怎样的戏剧性作用,以及她们之间的对比是如何体现作曲家的中心思想的。 第一章,人物介绍及形象比较。本章简单的介绍了歌剧的创作背景,从柳儿与图兰朵的形象分析出发,来了解这两位人物形象的不
-
《世说新语》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侯彬
来源:
卷宗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魏晋名士
社会角色
《世说新语》
形象分析
志人小说
女性形象
叙述
-
描述:
志人小说《世说新语》在叙述魏晋名士言行的同时,亦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在《世说新语》的36门中,除了《自新》、《企羡》、《栖逸》、《术解》、《宠礼》、《谗险》这六门完全没有提及女性,其余的30门中都或多或少的提到了女性。根据这些女性的社会角色进行分类,本文将她们分成了母亲、妻子、女儿三大类,她们的特点将在下面加以具体分析。
-
漫山遍野的“红高梁”: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宋来莹
来源: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理论
男性作家
莫言
中国北方
高粱
小说世界
形象分析
-
描述:
似乎用任何一种西方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都难以描摹莫言小说世界里的女人们,她们就是这位生长于中国北方乡村的男性作家随手播撒在地头田间的高粱种子,一遇春风雨露,就泼泼刺刺随随便便地疯长起来,长成了高密东北乡的那片望不到边的红高粱——挺直的腰杆、鲜红的脸膛。
-
“献身日常要求”的女人——葛水平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黄丹
黄英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献身
文学
身份定位
形象分析
女人
小说
女性
-
描述:
从2004年登上文坛以来,葛水平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身份定位,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学坐标,超越了创作初期的想象与选择,直接步入一个理性的阶段。
-
《桃花扇》中李香君艺术形象的塑造
-
作者:
房亚红
来源:
艺术百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香君
艺术风格
《桃花扇》
形象分析
戏曲艺术
创新人格
-
描述:
孔尚任对李香君形象的塑造不再突出她的才艺、相貌,而突出地表现出她的自我意识与对国家社稷的关注。李香君被塑造成独一无二的的女性形象,是女性地位的提升,女人意识的觉醒表现,甚至超越了传统书生的形象。李香君的形象在中国戏剧史上的女性人物形象中具有典型性。
-
《世说新语》中女性形象研究
-
作者:
李丹
来源:
陕西理工学院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影响
《世说新语》
形象分析
生活状况
女性
-
描述:
南朝刘宋时期的《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领衔成于众手的志人小说,它以百科全书的性质为这一时期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资料。全书主要记录了汉末、魏晋以来三百年间士族的逸闻轶事,重点是东晋百年间。《世说新语》采用艺术化的书写方法去描写东汉末和魏晋士人独特精神面貌和人生观,此书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人特色的女性人物形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混乱,使得它几乎没有安定的时候。政治权利的交替更迭、礼教对人们束缚的减弱、魏晋玄学和佛教思想对士人精神层面的冲击影响、民族之间的互相融合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这一时期“
-
从中外“妒悍妇”形象看男性剧作家的男权思想
-
作者:
张闻杰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妒悍妇
中外戏剧
女性意识
男性剧作家
男权思想
形象分析
-
描述:
中外文学作品中一直不乏“妒妇”与“悍妇”的形象,尤其是戏剧作品中的“妒悍妇”形象生动、性格突出,很是引人注目,然这些妒悍妇的塑造者几乎都为男性作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这些妒妇们超越了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戏剧中的结局大多雷同——最终被男性所驯服,变成了温顺的“羔羊”。这一现象的背后包含着更深层次的思想同一性。本文从汪廷讷戏曲研究入手,着重探讨他的妒妇剧《狮吼记》,进而比对莎士比亚著名喜剧《驯悍记》中的人物塑造,试图揭示出男性剧作家隐藏在作品之下的男权思想。全文首先从汪廷讷其人以及他的戏曲作品开始研究,以考证
-
林黛玉与薛宝钗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陈昊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薛宝钗
金钏儿
宝玉挨打
王夫人
贾宝玉
一个女性
形象分析
林黛玉
贾母
贾府
-
描述:
古典文学所处的封建时代一直是以男尊女卑为道德纲常的,女性优秀的品质、卓越的才华在男性的压制下一直得不到发展,这种从属性的地位使女性的精神世界长期受到压迫,整个封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束缚使得自由对于女性来讲成为了一种奢望,任何自我表现的权利在封建环境下被理所当然地磨灭。《红楼梦》成为古典文学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与其表现出的对封建社会的反抗和对女性形
-
《黄金时代》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
作者:
鲁楠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美
痛彻心扉
人生际遇
民族危亡
人生旅途
萧红
国家危难
《黄金时代》
形象分析
令人
-
描述:
20世纪20~40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族危亡,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追求刻骨爱情,有人在抗争中期盼家园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一路躲避着战乱,并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在萧红颠簸的人生旅途中,遇到了不同类型的女子,她们或温婉自持,或斗志昂扬,每个女子都在这段国家危难的时期经历了不一样的人生际遇。一、《黄金时代》中女性形象类读(一)刻骨求爱的浪漫女性《黄金时代》中,萧红始终执着于追求着自由美
<
1
2
3
...
5
6
7
...
11
12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