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建构】搜索到相关结果 93 条
-
论新时期女性小说性别主体的建构
-
作者:
王永兵
来源:
东南学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新时期女性小说
性别主体
-
描述:
新时期女性作家的性别主体建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摆脱文学政治一体化的思维方式禁锢、告别男权同一性暴力之后,还必须对语言、文化诉求和社会想象进行重组,让女性从男权文化中的欲望客体转变成欲望主体伪了重塑
-
浅析《音乐之声》中玛利亚的主体身份建构
-
作者:
白爱娃
来源:
陕西教育(高教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
建构
家庭教师
话语权
-
描述: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音乐、景色、情节、人物心灵之美让观众产生种种震撼,该影片已从教育、教学、艺术等不同的角度被解读。本文借助福柯的话语、权利、主体理论,探讨影片中女主人公玛利亚的主体身份建构,从而解读出一个现代视域中好老师、好妻子、好母亲的女性形象。
-
延安《解放日报》妇女形象建构的文化分析
-
作者:
唐海江
唐雨晴
来源:
国际新闻界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妇女形象
革命
延安《解放日报》
-
描述:
在延安时期的革命实践中,延安《解放日报》着力建构符合革命意识形态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交织于民族主义和妇女主义含义之中,并逐步摆脱传统贤妻良母形象变身为革命的新女性,处于阶级话语的框定之中。其所
-
倡优·摩登女性·文艺工作者:论20世纪女伶的社会形象变迁
-
作者:
张艳梅
来源:
艺术教育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女伶
社会形象
-
描述:
1948年,董每勘曾撰文《说女演员》,认为女演员的进化史有三个阶段,即女巫、女戏子和女剧人,他特别强调"女剧人"这一称呼是这一群体被社会认可的一种体现。董每勘所论女性演员,尤其是女伶的社会形象变迁问题,由最初的倡优到明星化的摩登女性再到文艺工作者,女伶的形象变迁所折射的正是传统与现代交汇、政治话语与私人话语多种力量合围下的女性形象。
-
话语与女性气质的建构——二十世纪以来中国女性气质变迁分析
-
作者:
董金平
来源:
江淮论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建构
变迁
女性气质
-
描述:
具有建构作用的话语塑造或规训了女性气质,即建构了女性的身体、思想和行为。话语的建构作用来源于时代的社会背景,也就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介建构着女性的形象。不同时代话语
-
浅析《小镇畸人》中女性话语构建的坎坷路
-
作者:
齐昂昆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宗教观
女性话语
父权统治
-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时代女性为建构话语权付出了艰辛努力,当时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国社会——父权制度统治下女性的出路到底在何方?在此以《小镇畸人》中的女性形象对传统宗教观的重塑为视角,浅析男性作家笔下
-
从《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解读女人视角的建构
-
作者:
陈熙
来源:
科教文汇(中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构
电影
女性主义
-
描述:
文章试图通过徐静蕾导演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下简称《来信》)为例,分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导演如何塑造女性意识,建构女性主体性地位,以及在此过程中女性所遭遇的困境以及应对方式等问题,对女性主义电影在中国的独特特点等方面展开分析。
-
女性意识的建构与解构:《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之比较
-
作者:
鲁春玲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女性意识
影响
-
描述:
《百年孤独》与《丰乳肥臀》都成功塑造了许多美好而生动的女性形象,并都对女性的悲剧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是两部关注妇女命运的优秀文学作品。比较两部作品中女性意识建构过程中出现的解构特征,以期认识马尔克斯的创作及其妇女观对莫言创作的影响与莫言在接受过程中独特创造的关系。
-
图说女性:以民国时期《北京画报》中女性图片为个案的分析
-
作者:
王鑫
来源: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图片
建构
图说《北京画报》
生活图景
-
描述:
《北京画报》是20世纪30年代左右活跃在北平的重要报刊之一,其中大量的女性图片清晰地勾勒出当时北平都市女性生活的基本风貌。女性在旧美与新尚、传统与现代、本土和西方、私人领域与公共空间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转移在小小的一张报纸中得到充分的彰显。《北京画报》虽无主观构建都市女性生活图景的意图,但是其中的女性图片却直观、生动、真实地呈现了都市女性生活的一个个现场,介于五四新女性和摩登女郎之间且独有京韵的女性,成为画报中女性形象的集中表达。
-
被建构的他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红字》的翻译
-
作者:
曹曦颖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字》
建构
翻译
女性主义
-
描述: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的代表作,是他对女性主义矛盾态度的体现,但通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来审视《红字》的翻译时,发现译者潜意识中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长期影响,使得其译著中的许多女性形象受到种种有意或无意地扭曲,逐渐沦落为男性中心主义所建构的固定女性形象,最终被建构成了男性的“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