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广告】搜索到相关结果 173 条
-
以1920—1930年《申报》为例浅谈民国女性地位提高
-
作者:
齐冉
来源:
华中人文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申报》
婚姻自由
女性
-
描述: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后,掀起了广泛的妇女解放运动,各种报纸杂志也纷纷发表有关妇女问题的文章。本文选取了1920—1930年的《申报》作为考察对象,分析报纸中刊登的广告展现的新女性形象,以及关于婚姻自由的报道。从这两个方面浅析当时女性形象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
-
电视广告中的女性歧视探讨:以某口服液广告为例
-
作者:
梁春艳
来源:
现代企业教育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
-
描述:
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不管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气质”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都是社会性别差异观点的直接产物。在边缘角色中发挥主动性,在男性已严格
-
形象的修辞,幸福的谎言:男性视域下女性的广告形象审视
-
作者:
马藜
来源:
现代妇女: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修辞
男性视域
女性形象
-
描述:
这是个商品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情节和语言也越来越具创意。被誉为现代社会润滑剂的现代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不管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
-
广告中的女性主义与广告翻译
-
作者:
刘媛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创造性翻译
女性主义
-
描述:
广告中展示出的女性,无论是以何种角色出现,不可避免地隐含了对女性形象的角色定型和两性的不平等。女性主义的本质是要实现男女社会性别的公平,重新界定女性存在的价值。作为广告的翻译者,应对原语广告进行创造性的翻译,摆脱对女性性别歧视的语言。
-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
作者:
唐文邦
来源: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媒介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现代媒体广告中,往往选择女性形象来宣传产品,吸引观众。就这类广告本身而言,是寓有丰富内涵的,它既反映女性地位的日益提高,又展示其在社会中的从属地位。
-
杂志广告的女性形象变化研究(1990-2000年)
-
作者:
王眉
来源:
中国广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媒介形象
杂志
女性形象
-
描述:
一、回顾关于女性媒介形象已经做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女性媒介形象是固定形成的,存在着性别歧视倾向。Vijayalakshmi Balakrishman(1995)相信"亚洲媒介的唯一共性就是,对妇女形象、女权主义的价值观和对妇女的态度,完全受社会内存标准的控制。几十年来,亚洲主要的媒介一直自愿充当着维护原有状况的工具,在某种意义上,它们一直积极支持着回归传统的运动。文化和宗教传统全面制约着这一地区媒介上对妇女的表现。"她认为大多数媒介上的妇女形象仍然是带有偏见的固定形式。N
-
大众传播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广告为例
-
作者:
李智敏
来源:
中国商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和谐性别观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
描述:
两性冲突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由于我国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依然以男权中心为基础,社会大众对于性别歧视仍然缺乏必要的敏感。国内大众传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长时间地被忽视甚至是熟视无睹,而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作为
-
广告中“性别歧视”之思考
-
作者:
李欣
来源:
新闻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性别歧视
女性形象
-
描述:
在如今的商品经济时代,广告借助各种传媒,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之一。性别歧视这一问题在广告界呈现出一种过度扩大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对一些认为广告大量存在性别歧视现象的观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应当理智地看待"性别歧视"这一问题。
-
台湾日治时期平面广告的女性图像符号研究
-
作者:
暂无
来源:
台湾学志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图像符号学
台湾日治时期
女性形象
-
描述:
台湾日治时期平面广告的女性图像符号研究
-
台湾日治时期平面广告的女性图像符号研究
-
作者:
孙秀蕙
陈仪芬
来源:
Monumenta Taiwanica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图像符号学
台湾日治时期
女性形象
-
描述:
台湾日治时期平面广告的女性图像符号研究
<
1
2
3
...
8
9
10
...
16
17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