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希望 】搜索到相关结果 15 条
从《峡谷的阴影》中的娜拉到《西部好汉》中的佩吉恩——评辛格赋予其剧中女性人物的双重含义
作者:
陈红薇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希望
双重
反向
女性
描述:
,她们与代表着自由和传说世界的流浪汉之间的碰撞成为另一种生活选择的尝试 ;但另一方面 ,剧本的结尾又似乎颠覆了这一希望 的主题———风平浪静之后 ,舞台上最后留下的现实社会的一幕不仅改写了作者对年轻女子的期望 ,也流露出他对爱尔兰现实的绝望情绪。
《被附身的女人》作品中历史延续性剖析
作者:
黄训祎
来源:
北京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希望
乌托邦
抗争
女性
描述:
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梦想都是激励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追寻美好未来的力量。尼加拉瓜女作家休孔达·贝莉(Gioconda Belli)在她的小说处女作《被附身的女人》中刻画了一代热爱自由、勇敢无畏、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年轻人。他们生不逢时,在独裁统治的黑暗中艰难前行,但也正是那个时代造就了那一代年轻人不平凡的人生。1988年小说发表后,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和读者们的青睐。1989年获德国安娜·希格斯奖(Premio Anna Seghers),同年获德国书商、图书管理员和出版社基金会奖项(Premio de
绝望中的希望 无奈下的凄凉:论张爱玲的人生经历对其笔下女性形象塑造之影响
作者:
李艳辉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张爱玲
希望
无奈
女性形象
凄凉
描述:
张爱玲是中国20世纪20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沦陷区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许多人认为"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她的认知态度是客观冷静的,但笔者以为冷静或是冷漠的态度并不意味着作者的置身事外。我们仔细阅读作品,再参照张爱玲自身的经历,就不难发现张爱玲在描写笔下众多人物形象的悲欢离合时其实倾注了许多她自己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
当生活在痛苦之中:严歌苓小说中女性人物心理深层分析
作者:
丁元骐
来源:
复旦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救赎
心理深层分析
希望
苦难
严歌苓
女性
描述:
作为海外华人文坛上的一朵奇葩,严歌苓的文学作品在国内外的文学大奖中屡获殊荣.她塑造了许许多多生活在苦难中的东方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在生活磨难中所爆发出的韧性与坚强,以及在这种坚强后面透出了一种超然和解脱.论文将《扶桑》、《人寰》、《白蛇》三个文本作为?
研究生学术动机历程模式之建构
作者:
彭月茵
来源:
政治大学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学术动机
希望
意义建构
师徒功能
学术热情
情绪调节
描述:
本研究旨在探討研究生的希望 信念、師徒功能、意義建構、學術熱情與情緒調節間的互動關係,以及這些變項對學術動機的影響。本研究以台灣地區公、私立研究所1028位研究生為研究對象,其中包含366位男性